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京津冀产业协同:转身之间,焕然一新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2-2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张洽棠

产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十年来,三地从过去的“单打独斗”转变为协同发展,区域竞争力大幅提升。无论是产业承接疏解存量,还是产业链图谱共谋增量,抑或是协同创新实现共赢,三地产业协同在转身之间,已经焕然一新。

产业承接疏解存量

数据显示,京津冀产业结构持续升级,三次产业构成从2013年的6.2∶35.7∶58.1变化为2023年的4.6∶27.7∶67.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9.6个百分点。

一核疏解,两翼齐飞,产业方面承接有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2023年17家央企二、三级子公司落户,累计落户93家。在雄安新区,央企累计设立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加快建设,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速推进。

十年来,京津冀重点承接平台精准定位、错位承接,众多产业项目在地理位置的变迁中重塑生产力。

天津加快建设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重点承接平台。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罗平表示,滨海新区把握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研发基地的功能定位,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仅2023年就承接中电科蓝天产业园等89个重大项目落地,总投资610.8亿元。

河北精心打造一系列类似曹妃甸的重点承接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十年累计承接京津转入基本单位4.3万余家。

北京与河北、天津的毗邻地区正在深度融合发展。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建立区域产业协同机制,加快轨道交通平谷线等项目建设,厂通路及跨潮白河大桥将在今年通车;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将加快打造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

产业链图谱共谋增量

由京融智库发布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2014~2022年,京津冀地区互相投资11196次,互设分支机构30257家。十年来,京津冀打造重点平台,精准定位、错位承接,一个个产业项目在地理位置的“大迁徙”中重塑生产力,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度不断提升。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主办2023京津冀产业链供应链大会,并首次聚焦产业链供应链联合招商,达成意向签约项目152个,意向投资额超千亿元。

未来,三地将围绕这一图景进行产业链的重点布局与协作。六条产业链分别为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六大跨区域产业链图谱亮相,成为投资京津冀的导航图。

由北京市经信局牵头制定的京津冀氢能产业链图谱提出,围绕制氢、储运、加注和应用四个环节,坚持场景应用拉动,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

由天津市工信局牵头制定的京津冀高端工业母机产业链图谱提出,围绕高档数控机床、增材制造装备、特种机床等整机制造及配套零部件,坚持龙头带动、核心突破、软硬一体、系统集成,实现高端化、自主化发展。

由河北省工信厅牵头制定的京津冀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图谱提出,推动技术、产品、服务和测试示范应用,加速构建从感知系统、控制系统、通信系统、执行系统、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到整车制造的全产业链体系。

协同创新实现共赢

2023年11月,京津冀三地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区域创新体系,协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十年来,京津冀共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并设立天津、通州、燕郊等分中心,加快创新成果孵化转化。京津冀三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十年来,北京流向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800亿元,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万家。

京津冀三地研发能力和产业梯度落差大,曾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如今,北京从“大而全”转向“高精尖”,天津以“引得来”巩固“发展好”,河北用“接得住”实现“升级跳”,三地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水平不断提升。

在京津冀创新链、产业链构建中,积极探索一方主导、多方参与,双方或三方主导、多方参与的协同创新模式。例如,京津冀科技资源创新服务平台,是由三地相关机构牵头构建的跨区域科技资源信息综合服务载体,以“科技资源+数字地图+情报研究+平台服务”为模式,集信息查询、可视化与分析、综合评价、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面向三地政府、企业、科研人员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对此,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颜廷标表示,这种协同创新模式既有助于实现京津冀各地科技资源互通共享,在科技信息与情报方面形成统一的科技服务系统,又可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了科技信息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是京津冀协同创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