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战略新兴

金田镇:抢抓机遇,推动淮山产业增产增收

来源:改革网作者:陆柔宇时间:2024-01-0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陆柔宇)金田淮山以色白、粗纤维少、质地细腻而闻名,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主导产业,多年来一直是桂平市的重要土特产,形成地方品牌。金田淮山先后获得了广西农业农村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农业农村部“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和“广西淮山村”、“广西淮山之乡”、“全国一村一品”等称号。目前,金田淮山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013年和2021年两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6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被评为“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从土特产到“地理标志”,金田淮山产业的蓬勃发展,完美呈现了金田乃至我市特色农业产业蝶变的最美芳华。

金田淮山发展的现状

金田淮山栽培始于50年代,到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发展很快,年种植面积在3-4万亩左右,年总产值超亿元。近年来,我镇不断研究和探索提高淮山单产和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引进、示范推广淮山新品种、开展推广淮山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淮山高产增效技术,淮山单产和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淮山种植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种植淮山积极性增加,淮山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金田镇创建农业产业强镇项目是以淮山为主导产业,目前全镇淮山种植面积约为3.5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74.8%。现有6家淮山加工企业,70家农民合作社,105个家庭农场,亩产达2吨以上,亩产值8000元以上。鲜淮年产量达8万吨,2021年金田淮山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5.5亿元,其中加工业产值9.5亿元,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约为2:1。

深化淮山产业升级,积极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新机遇

抢抓农业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定实施积极的农业项目财政补助政策,自治区、市都相继出台政策,在支持农业发展,特别是在乡村建设、产业扶持、农民增收上推出了许多实质性举措。金田镇牢牢把握机遇,促进传统淮山产业升级转型,打造现代化淮山产业链。

盘活土地资源,实现规模化种植

土地流转作为土地资源利用的主抓手,也是发展现代化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近年来,金田镇探索土地流转这个大文章,创新手段优化全镇土地资源配置,推动淮山产业化发展,不断谱写金田乡村振兴新篇章。多年来,金田镇种植淮山以散户种植为主,生产规模小、技术跟不上、销路打不开,“金田淮山”虽名声在外,却一直面临产量和价格都上不去的难题。金田镇党委、政府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一村一品”。申请上级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100万元,计划在金田村建设1000亩淮山种植基地,培大育强“金田淮山”这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淮山种植基地即可以有效破解淮山种植规模小的问题,又充分盘活了土地资源。

大力扶持淮山加工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淮山无硫加工技术。解决了我镇淮山家庭作坊式加工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以及使用硫磺的问题。二是鼓励农民参加淮山协会组织,提高淮山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金田商会和金田淮山协会联合,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作业,带动淮山行业的良性发展,让更多村民积极参与淮山的种植、加工与及推广。

建立金田淮山示范生产示范基地,抓好淮山品牌建设

通过示范基地典型辐射带动周边村屯种植淮山。金田镇淮山种植基地设立在“广西淮山村”金田村,主要由金田镇家春合作社运作,基地面积350多亩,社员121人。通过“基地+合作社+社员”运作模式,大力推广无公害淮山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抓好品种推广、技术培训、咨询指导、信息服务、市场网络建设以及淮山产品购销等服务工作。促进淮山产量、质量同步提高,同时也提高了金田淮山品牌知名度。

淮山加工行业管理日益规范

一是按照“淘汰一批、规范一批、壮大一批”的思路,常态化对淮山加工企业进行定期检查,依法取缔违规企业,规范经营秩序。二是成立地方淮山加工业协会,通过发挥协会在整个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规范作用,进一步提高企业规范生产的自觉性。三是建立培训教育制度和监管制度,定期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对淮山加工企业员工、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授课,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促进企业自觉进行守法经营,规范生产。四是市监、卫生等执法部门也加强对现有企业产品质量、市场流通、卫生防疫方面的监管,推动了我镇淮山加工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秩序化、快速化发展的轨道。

抢抓本地已形成或即将形成的各种优势和机遇

一是依托平武高速、柳梧铁路的交通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物流产业,配套完善仓储物流设施。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打通农产品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加快农产品出村进城。二是依托金田镇商会投资建设金田淮山文化展示中心,全方位展示金田淮山发展历程、产业情况、绿色生产技术、金田淮山文化等,宣传展示金田镇淮山产业及文化。

下一步建设思路与产业布局

金田淮山产业发展为金田镇乡村振兴引来“活水”。今后,我镇将以创建“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加快推进金田淮山产业提档升级,以“三品一标”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西南地区金田淮山文化多元价值展示中心、广西淮山优质种源研发推广先导区、淮山加工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为建设目标,力争用三年时间,将金田淮山全产业链打造成为产值超16.5亿元的规模特色产业,力争金田淮山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增加1万亩以上,淮山加工年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

同时,加快建设淮山育种科技研发中心、绿色技术交流中心、产业文化宣传中心、仓储物流集散中心,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金田镇农产品加工中小微企业、合作社、加工作坊等主体,形成产业化联合体向园区聚集。规划两条淮山绿色标准化种植生长带,建设成为金田镇淮山产业发展绿色标准化种植生产核心区、“三品一标”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