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蒙谨铭时间:2024-01-05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蒙谨铭)近年来,金田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目标,立足镇情实际,把肉牛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新支点,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组织引领、技术赋能、龙头带动,推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
组织引领,三级联动推动产业发展
金田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桂平市委、市政府关于“两种两养”农业发展政策号召,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重点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把肉牛产业确定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成立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采取包村领导、工作队长、村干部分片包干模式,镇村组三级联动,鼓励有条件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在2023年度招商工作中把肉牛养殖产业确定为重点招商方向,成功引进桂平市金田镇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二期项目,该项目坐落于金田镇茶林村9队,总投资1亿元,其中牛舍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草料加工间1200平方米,并配套种植1000亩优质牧草。
针对肉牛养殖产业推广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在产业小额信贷、产业奖补、产业扶贫贷款等方面给予扶持,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2023年以来,全镇累计投入产业奖补资金、产业扶贫贷款等各类资金3082947.6元扶持肉牛养殖产业,直接受益户数达875户。截至2023年底,金田镇在茶林村、罗蛟村打造了2个肉牛繁育基地,在大贤村、田江村、安众村、禾益村等村带动超过50户散户养殖。全镇目前肉牛存栏数达4000余头,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通过聘请务工或收草料等方式带动农户,可合计带动1500余户农民实现经济年增收约800万元,户均年增收近5000余元。
技术赋能,品种改良促进提质增效
针对传统养殖品种老化、养殖周期长、产出效益低的问题,镇党委政府与养牛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协议,大力推进肉牛品种改良,提高西门塔尔等优质肉牛存栏量,推动产业提质增效。镇农业农村中心积极和肉牛养殖大户联动,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肉牛改良、母牛难产应急服务等工作培训。组建肉牛养殖农户交流微信群,发布养殖技术指导信息,交流养殖经验,安排技术人员为农户答疑解惑,并对有需要的农户提供上门服务,拉近技术人员与养殖户之间的距离,带动更多农户参与改良工作,提高养殖技能。下一步将建立肉牛交易信息沟通微信群,让农户了解更多市场资讯,互通肉牛交易信息,把握肉牛养殖前景。通过大力宣传和技术推广,农户可根据自身需要购买优质牛犊、基础母牛,增加肉牛养殖基数,并根据市场情况,及时销售,提高出栏率,增加收入。
龙头带动,利益联结实现农企共赢
针对市场对接难的问题,镇党委政府牵头引导桂平市金田镇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与农户达成养殖协议,把党委政府组织优势、群众动员优势与公司市场优势、技术优势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带动群众通过发展肉牛养殖实现增收。“借鸡下蛋”推动户企双赢,有养殖意向的农户通过向养殖基地学习养牛技能后,将基地的保种怀孕母牛借养到家中,按照基地统一的养殖标准进行养殖,待母牛产仔分槽后,农户可通过市场价的一半(协议价格4000元)得到牛仔自己喂养,母牛还回基地,若农户不愿继续饲养牛仔,则由基地以市场价(协议价格8000元)回购牛仔,母牛归还。养殖期间,基地定期组织开展养殖技能推广培训,并为散养户提供肉牛养殖技术咨询和基本病害防治服务。
同时,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通过“饲草种植+秸秆收储”拉长产业链条,在发展肉牛养殖的同时,大力发展配套青储饲料种植,由养殖基地定价收购,保障饲草供给,推动青储饲料种植基地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全镇共建设了4个牧草种植基地,其中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整合、流转农户闲置土地,已建成连片牧草种植基地达到1000亩,新燕村、大贤村、吉岭村等村结合市政府下达的流失耕地整改任务,通过村合作社与公司签约的形式,流转了300余亩土地种植牧草,收住了耕地保护的红线,也增加了村民的土地租金收入。“粪污利用+有机肥还田”实现变废为宝,为减少养殖产生的的粪污对环境的污染,骏盈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将牛粪发酵后制成有机肥,同农户换取相应的饲料,实现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