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左科举 吴再强时间:2023-12-07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左科举 吴再强)农村稳则天下安。钦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清廉乡村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钦州市清廉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紧密围绕“四清”目标,按照“树得起、推得开、学得到”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清廉乡村示范创建为抓手,倾力打造清廉乡村建设“一村一品”,以点带面推动全市清廉乡村建设整体提质,逐步完善清廉有序的乡村治理体系。
坚持试点储备,选准选好清廉乡村建设示范网点
一是全方位网格化排查,筛选储备对象。采取镇级选优上报,县级审核打分,市级全面复核三级联动的方式筛选出基础较好的行政村作为试点库储备对象,目前已筛选出99个试点村。
二是开展基础分类,明确年度发展计划。把试点库的储备对象按照优秀、良好、及格分类,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同时实施竞争机制,根据打分排名,实行动态调整。
三是实行择优创建,打造一批示范先锋。根据试点村的村庄底蕴、村容村貌、清廉氛围、环境卫生、乡风民风等综合评定打分,选出24个优秀试点村,作为2023年自治区清廉示范单位创建对象。
坚持分类推进,建好育强特色清廉乡村示范集群
一是发挥优势,“五位一体”打造示范集群。围绕“四清”目标,发挥政治、智治、德治、法治、自治优势和功能,“五位一体”建设清廉乡村。目前,全市建成“五星级党支部”80个,991名村党组织书记实现全覆盖轮训,1040个村(社区)共培养“法律明白人”12999名,828个行政村推广积分制等,同时创新探索“百家议事”制,村内事务遇事而提、遇事而聚、遇事而议,实现民主自治。
二是彰显特色,全方位建设清廉品牌。深挖钦州本土特色文化,把特色文化融入到清廉乡村建设全过程。钦北区板城镇屯茂村“红色传廉”,依托“党建+红色文化”村史活动室和革命遗址,修建改造“忆苦思甜”生活体验营。浦北县白石水镇良江村“党建强廉”,强化党建引领,以“莲”喻“廉”,打造廉洁文化园“咏廉苑”。灵山县石塘镇苏村“文化建廉”,依托历史悠久、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深入挖掘历史文化中“廉洁因子”,倾力塑造“廉文化”。钦南区沙埠镇油路村“产业助廉”,建设垂钓基地、绿色有机食品采摘区、农耕文化拓展区、现代休闲娱乐特色农业观光园,发展淡水鱼虾混合养殖和“香甜草莓园”项目等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入百万。
三是融合共建,一体化开展清廉活动。坚持清廉乡村、清廉家庭同部署、同推进,利用清风墙、廉政书屋、廉政广角等设施,开展“立家训、树家风”等清廉文化活动,传承优良家风村风民风。深入开展“六好”(好公婆、好夫妻、好媳妇、好儿女、好邻里、好乡贤)和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树选清廉典型,营造浓厚清廉氛围。
坚持部门联动,考好评好清廉乡村建设示范成效
一是明职尽责,纵向横向齐推动。依据《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细化分工,明确清廉乡村建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和各责任单位的职责。
二是分类指导,对标对表全维度建设。市、县清廉乡村建设工作小组对照《清廉广西建设评价标准及评分细则》,指导试点村完善台账资料,市直责任单位对照《全面深化清廉乡村建设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按照部门职能对标对表分类指导试点村完善档案材料。
三是层层考评,寻找差距补短板。镇级初步全面摸底筛查,选出清廉氛围浓厚试点村。县级清廉乡村工作小组联合督导组对今年申报的24个试点村实地督导检查,进行初步评分,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市级清廉乡村工作小组联合市委清廉办随机抽取试点村督导检查,进行复核评分,以考促改、以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