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李琳静时间:2023-11-29
11月25日,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新产业50人论坛暨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京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关村论坛办公室指导,中关村发展集团主办,中关村产业研究院、泰达控股承办,中关村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中关村科服、北京农业中关村产业联盟、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北京经开区科技创新局、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联合承办。
此次论坛以链接全球创新服务资源、助推京津冀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区为目标,以“未来已来:数智时代的新产业”为主题,围绕“AI+赋能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议题,通过主旨发言、需求发布、前沿洞察、科技展望等环节,探索数智产业发展新形式,为我国经济未来发展提气、提劲。相关领导、企业、国内外专家及媒体代表等2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把握经济形势
增强数智产业韧性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在主旨发言时表示,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超过50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5%。其中,我国的5G+工业互联网建设已经全面铺开,国内已经部署了3.2万个服务于工业的5G基站,虚拟和专用混合建设并行推进,高质量外网已经覆盖了全国374个地级行政区,连接了18万家工业企业,平台连接的工业设备数量突破7300万台套。
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认为,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不能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是否发达的唯一标准,关键还是要看经济复杂度,能源或能量的注入对整个经济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
数智时代,全球科技界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赢发展。在牛津大学教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汉口学院副校长、国际创新中心主任皮特·萨赫逊看来,数字化的变革过程不是把各个不同的网线连接在一起,而是以数字化的思维思考,创造全新的价值,把各个不同的基础性基石搭建在一起,数字的4.0时代意味着创新性的产品、创新性的服务和创新性的商业模型。
牛津大学教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院士、汉口学院副校长、国际创新中心主任皮特·萨赫逊
聚焦关键技术
汇聚创新发展合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倪光南表示,开放源代码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发展模式,具有很强大的生命力,今天已经成为软硬件的主流,开源使人们实现技术取得新的突破,要通过开源融入世界的开源网络和世界智力之中,与世界共同协同,发展RISC-V相关的人才培养和生态发展,为全球芯片产业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贡献中国的智慧。
为深刻了解新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把握数智产业发展难点、痛点,此次论坛特别设置了“技术与应用需求发展”环节,天津市河东区政府、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北京昆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代表上台分享各自经验,为其他地区和企业发展数智产业提供借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事处驻华代表处主任兼驻中国、朝鲜、日本、蒙古和韩国五国代表夏泽翰表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合乎道德、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的巨大潜力,这场革命有可能重塑社会经济和教育体系。
为了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经济融合发展,中关村产业研究院、中关村科服等首批20余家单位联合发起“新产业促进服务联合体”,20余家单位均深耕于新产业研究、新产业服务等领域,具有各自的服务优势与特色,围绕新产业服务落地大场景,基于对新产业规律的认知及顶层谋划,各服务主体各施所长、充分发挥协同合力、打好产业促进服务“组合拳”。
与世界协同
数智技术赋能全行业发展
作为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新产业50人论坛历经3年耕耘和发展,如今已经成为全球产业思想交流、要素互动、发展共享的科技交流国际化平台。
英国全球技术创新服务联盟创始人、CEO,中国科协“海智计划”特聘外籍专家彼得·腾森,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副理事长王树良等国外专家,深刻分析了大数据、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关键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在论坛上,英国全球技术创新伙伴联盟英国区域总监Kristina Rayko,奥地利Kilobaser公司联合创始人、CEO Alexander Murer,美国HaraeDx公司首席商务官Bradley Morgan等五位国外专家,深刻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科学行业、医疗行业、独角兽企业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数智时代,如何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数智技术在乡村的广阔天地发挥更大作用,让广大农民共享“数智红利”?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娄毅翔在“乡村数智化助力乡村振兴”专场活动上表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教资源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有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科学技术保障。未来,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发挥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的优势,中关村产业研究院发挥产业研究、要素链接落地促进的优势,推动中关村AI、数字技术相关企业与农业领域企业融合发展,赋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专场活动开展期间,天津泰达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李赛发布了“天津泰达城市智慧项目”。
除了医疗、教育和乡村等领域外,网络安全也是数智技术应用的重要场景。为此,此次论坛还举办了“网络安全央企链长与‘专精特新’融通闭门研修会”专场活动。本场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与会嘉宾围绕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新基础新生态、网络安全央企链长与“专精特新”供需对接和融通发展机制等进行主题分享、座谈讨论,助力网络安全央企链长更好地发挥对产业链的融通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产业链带动性、覆盖面、影响力,引导专精特新企业以更高质量地进行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创新,共同筑牢数字经济发展的“安全堤”。
截至今年10月,数家央企链长与“专精特新”在协作配套、创新合作、产融合作、产业赋能等方面形成了产业链融通发展的合力,共同向价值链中高端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