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经济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兴产业成投资布局常态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3-11-23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杜壮

今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再次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一场关乎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蓝图正加快变为实景。从当前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长远的新增动力布局来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投资正迎来新一轮机遇。

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期,《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科技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印发……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门密集发布重要措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国家电投智慧能投(碳资产管理公司)副总经理曾佳对本报记者表示,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新业态。

曾佳认为,新质生产力首先指明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布局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向,投资目标更加明确和具体。同时,相关支持政策将陆续出台,并不断完善,打造创新生态,优化相关产业投资环境,以进一步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此外,新质生产力将催生一批颠覆性技术和重大原创成果、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形成若干全球占先的新兴未来产业集群,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

今年前三季度,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良好,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1.3%、11.8%。

上半年主要关注军工、芯片等领域项目投资的梅花创投董事总经理谈文舒,对于今年前三季度的产业投资给出了两个关键词——聚焦、务实。他告诉本报记者,虽然今年的融资感觉比较困难,但是几乎所有的投资机构都开始关注新兴产业相关领域,比如梅花创投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的相关项目,更好地推进产业的科技升级。此外,投资更加务实,投资机构希望被投企业不仅科技好、产品好,还要有订单,更加看重企业的“自造血”能力。

点燃产业投资发展的“助推器”

将创新作为关键要素,是摆脱依靠传统资源投入推动经济增长旧方式、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题中之义,也是产业投资发展的“助推器”。

为提升中医药研发制造水平,新里程健康集团旗下甘肃省康县独一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独一味”)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公司技改项目。今年4月12日,独一味与甘肃省康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投资协议书,项目主要包括独一味原生产厂房、生产设施、设备等进行GMP技术改造,以及中成药提取、制剂及日化生产的厂房、设施、设备、质检、办公及其他配套工程。

推动链式思维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是新里程的发展方向之一。据新里程相关负责人介绍,以独一味为依托,新里程健康集团着力打造“医药+消费”产业。充分利用甘肃优质的中药资源,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和行业企业整合,持续做大做强中医药板块。

吸引产业龙头企业、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赛道成为近期地方政策举措的重要发力点。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围绕增强城市“极核”功能,正在构建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梯度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合肥通过招引头部企业、推动产业融合对接、开放应用场景等措施,让曾经以家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的城市,一跃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达56.2%的产业之城;重庆近日举行的2023年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上,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项目34个,总投资超400亿元,占开工项目总投资约40%;武汉三季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投资额占比超七成,光电子、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项目凸显产业能级跃升。

当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成为今年新兴产业的投资热点和重点。

央企加大产业投资力度

梳理前三季度的投资亮点,央企表现亮眼,持续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力度。国资委数据显示,1~8月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投资超8400亿元,同比增长约30%,有力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3)》显示,中央企业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绿色环保等领域投入力度,强化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芯片等高端制造业布局,3年来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既代表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今年国资国企改革的热门议题。

国家电投用9个月时间,成功落地5个全国首单碳金融创新产品,融资规模超10亿元;国投集团目前并购和培育了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拥有专精特新企业28家,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形成了一批自主研发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中国国新正在积极筹设千亿元规模的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将在年内完成筹设和启动运营……转型、投入、创新、协同共同支撑央企探索出一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的发展方向,曾佳告诉本报记者,数字经济为传统产业实现生产、管理、营销等各个环节数字化升级,正在成为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同时,智能制造业不断推进数实融合。此外,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产业发展迅速,产能不断扩大;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将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带来更广阔发展空间,推动相关产业投资。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