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作者:改革网时间:2023-11-22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今年以来,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以推动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明确监管责任,加强指导培训,规范工作流程,协调推进全县各执法单位积极落实抽查工作任务,以制度更健全、抽查更精准、模式更高效,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高质量开展。
工作制度更健全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2022年建立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为召集人,县市监局、县司法局为副召集人,各行政执法部门为成员。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县市监局,负责日常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是更新一单两库。按照“谁检查、谁录入、谁公开”的原则,督促全县26个执法单位依托“互联网+监管”系统,对检查事项清单进行分类标注,明确双随机监管、重点监管、信用监管;依托“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平台,采取批量导入等方式,对执法检查人员库、检查对象库进行调整,完成全县市场主体检查对象库的统一构建并及时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
三是完善工作指引。为使双随机监管工作更规范、完善,全县26个执法部门按要求制订各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指引和工作细则,各部门监管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指引和细则开展,全县上下形成较为统一的监管规范性文件,并按要求将工作指引和细则在双随机公示系统进行上传,并予以公示。截至目前,全县执法人员库共录入执法人员579人,导入检查对象库数据量2668条;制定工作指引或细则部门覆盖率达100%。
部门抽查更精准
一是调整抽查频次比例。为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全县26个执法部门对本部门抽查事项清单进行适当调整,在制定年度工作任务时,尽量做到一个工作任务覆盖多条抽查事项,并降低部门抽查频次和比例,对抽取的同一市场主体,依托双随机系统实施任务碰撞,真正实现“出动一次、抽查一户、查多项事”。2023年全县双随机总任务382个,较2022年减少305个,全县除重点监管外双随机覆盖率达100%。
二是推行联合部门检查。依据江西省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第三版)及吉安市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面清单(第二版),在征求县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意见基础上,编制《万安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计划》和《万安县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抽查工作计划(增加版)》,全面推行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实现监管全覆盖,避免“轮番检查”“多头检查”对企业的打扰,让企业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经营中。截至目前,制定年度跨部门抽查任务325项,联合部门检查事项占比100%,联合抽查部门占比100%;出动跨部门联合执法272人次,检查对象231个,公示率100%。
三是实施信用分类监管。对全县市场主体实施信用风险分类分级,并在此基础上以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来随机抽取检查对象,建立起以信用风险等级为基础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目前,依托江西省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系统,对全县18371户市场主体进行信用等级分类,A类8648户;B类9431户;C类228户;D类64户。2023年低风险市场主体“无事不扰”率达99.83%。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领域全面实施信用监管。截至目前,已在农产品安全、商贸、家政服务、房地产、人力资源等领域实施信用分类监管,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行业市场主体不同的信用级别实施差异化监管,让监管既“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有效提高监管的精准性。
监管模式更高效
一是让市场监管更透明。全县“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本部门、跨部门抽查工作任务有序开展,抽查结果100%公示,抽查行为全程在市场主体及社会的监管下完成,被抽查对象对行政执法行为可当场做出满意度评价,也可几天后再进行追评,并将评价结果进行公示;有效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动全县执法部门工作公平、公开、透明。
二是让行政执法更合理。“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在保证检查效果的同时,使企业接受检查的次数较以前大幅减少,各行政执法部门在抽查过程中全程留痕、公正公开,指导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为企业减轻了负担,节省了时间,有效提升行政执行形象。
三是让守法经营更高效。将双随机抽查作为企业依法经营的“紧箍咒”,时时增强企业信用意识和自我约束力,实现由企业对政府负责向对社会负责、由政府监管向社会共治的转变;
(供稿: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