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作者:戴荣和 罗茂华 刘罗友时间:2023-11-06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为支持和监督政府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使人民的钱都用在刀刃上,将预算审查权、决定权、监督权、知情权交给人民,努力提交“公开账、放心账、效益账”。乐安县公溪镇人大针对在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中存在着监督意识不强、审查业务不熟、监督效能不明等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江西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探索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三有”法,分三步提升乡镇人大预决算审查水平、监督实效,以高质量的人大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为全镇基础设施完善、民生实事落地、美丽乡村建设等护航。
会前有准备、监督强意识
为提高监督实效,镇人大会前做足各项准备工作,保证会议各项议程顺利进行。组织业务培训。为提高人大代表在新形势预决审查监督的思想认识,提升履职能力,组织人大代表和相关人员开展财经业务专题培训,专门邀请县财务业务专家、骨干进行授课,围绕预算法、《江西省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等,提高财经业务监管知识,确保监督工作能有序、高效展开。开展编前调研。预算编制前期,镇人大组织主席团成员和镇财政工作人员,到一线开展经济运行调研,了解财政资金运行绩效,为预算初审提供第一手资料。实行会前初审。为高效做好预决算审查工作,镇人大要求镇政府在人大会召开前20个工作日向镇人大主席团提交本级预算草案和报告,组织主席团成员和熟悉财经业务的人大代表对报告进行初步审查,并对报告提出意见。
审查有机制、监督全过程
“2023年全镇财政支出1557.5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就业和医疗卫生支出169.2万元,民生项目、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支出314.5 万元……,一项项资金落实情况和数据的准确报告,真正保障了代表职权能够充分履行。审查工作列入大会议程。该镇将审查批准财政预决算报告工作列入镇人大“一年两会”法定议程,探索审查机制,报告由原书面审查改为大会现场报告并接受询问,在该镇人大第十九届五次会上,《关于公溪镇202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排的报告》获得代表一致认同并顺利通过。成立机构做好会中审查。大会会议期间,组织熟悉财经业务的人大代表成立预算审查小组,对预决算报告依法依规开展审查。收集汇总各代表团审议意见,并提出审查意见、建议供主席团和大会审议。组织代表开展预算审议。为保障代表能够充分行使监督权,会议议程中由各代表团代表以分组的形式开展预算执行和预算报告审议、决议审议,全体代表就财政预算审查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保证了监督的合法性和指导性。做好会议决议公开公示。人大会会议结束后,及时将会议通过的本级预算文件在县政府网站上和人大代表联络站进行公示,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且结合代表进站,听取选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代表知情权,促进代表履职。
日常有活动、监督见实效
做好日常监督工作是镇人工作的重点,是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形成“人大监督+政府协同+代表参与”的长效监督方式。坚持跟踪督促。镇人大把乡村振兴、民生实事项目等资金使用规范透明和落地生效作为日常监督工作重点,加强跟踪督促检查,通过听取工作报告、组织代表视察等方式,到点到位督促项目实施情况。坚持服务民生。镇人大聚焦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走村入户察民情、访民意,帮助解决好人民群众各项“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助推发展。经常组织镇人大代表开展民生项目和产业项目发展调研、视察等活动,相互借鉴学习先进经验,及时掌握镇域经济运行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助力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乐安县公溪镇扎实做好乡镇预决算审查监督工作,既督促政府过好“紧日子”,又帮助人民看好“钱袋子”,确保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到最急需的地方、用出最佳的效益,为推进乡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驾护航。
(供稿:乐安县人大常委会 戴荣和 罗茂华 刘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