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地方改革

抚州金溪县:创新“135”心理健康服务育警机制

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作者:改革网时间:2023-11-01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服务在铸魂育警中的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切实改进和加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以“心”为要,创新“135”心理健康服务机制,有力促进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金溪县公安局先后荣获全国公安机关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专项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等多项荣誉。


建立一套“心”机制。构建“心”格局。积极发挥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新时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专门成立金溪县公安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筹、政工牵头、各部门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团队协助实施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格局。搭建“心”平台。以国家二级、三级心理咨询师为骨干,充分发挥县社会心理服务协会作用,组建心理健康服务队。建好1个公安心理健康中心、3个工作室(安心工作室、 6.26心理健康室、执法办案中心心理咨询室)、多个服务点(看守所、交警大队、基层派出所等)的“1+3+N”工作平台,构建全覆盖式服务组织框架,确保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有人员、有场地、有保障。完善“心”制度。先后出台了《金溪县公安局民警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金溪县公安局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保密制度》《金溪县公安局兼职心理教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从工作落实、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切实保障心理健康服务网络顺畅高效运行。


紧扣三个“心”环节。打好“心理危机干预”事前预防仗。建立以“事前预防”为主,程序统一、科学规范的心理危机干预制度,打造心理健康服务队,从民警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易引发心理焦虑的源头性问题入手,针对性开展心理需求调研及服务,一人一策、因势利导开展教育工作。发挥基层心理健康服务队前沿作用,提前预判危机事件可能引发的心理波动,帮助民警合理认知事件,缓解应激反应,稳定队伍思想。做好“战时心理防护”事中服务功。组织开展“战时心理防护”,帮助民辅警缓解压力、注入动力。注重特殊防护期民辅警心态管理,确保队伍安全稳定,针对民辅警心理需求提供“一对一”个性化上门服务,切实为民警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援,帮助民警克服心理难关。织好“心理互帮互助”日常关爱网。结合慰问抚恤、医疗救助等工作开展心理援助,落实关爱措施,对因公负伤、患重大疾病的民警和家属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稳定心态、增强信心。精心组织开展“警心向党 巾帼建功”、“萌娃进警营、警心暖童心”等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增强民辅警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创新五种“心”方式。开展“民警把脉式心理谈话”。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健康服务有机结合,将心理学知识原理与谈心谈话结合,将心理咨询的“尊重”“共情”和“积极关注”等要素融入日常谈心谈话,开诚布公、推心置腹、将心比心开展“心理式谈心”,使民辅警收获 “心动力”,明确“风向标”,得到“新锦囊”。开设“心理式党课”。将心理健康服务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构建公安元素、党建元素和心理元素相结合的基层党课教育模式,通过“优秀党员”故事心理分析,运用心理引导、结构化研讨等心理学技术,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激发民警干事创业热情,激发民警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研发“基层公安心理精品课”。将心理学与公安工作结合,针对不同地域、从警年龄、岗位等特点,开发课程《心理学在公安工作中的运用》,深入民辅警进行教学活动,受到基层民警普遍欢迎。举办系列“心理团辅活动”。将心理健康服务与当地深厚红色文化资源、象山心学等优秀传统文化等有机融合,组织民辅警在“红色后龚”等红色教育基地、象山故里大儒家庙等开展心理拓展团辅,一边接受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一边开展心理团辅活动,让民辅警身心愉悦,舒缓压力,有力提升民辅警队伍凝聚力、向心力。组建“法治心育宣讲团”。将健康心理服务与三大专项行动等公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由业务能力、授课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民警组建成党员民警法治心育宣讲团,深入学校、乡村、机关单位等开展反诈、禁毒、交通安全、防霸凌凌、防溺水宣讲,为中小学生和广大干部群众开展心理团辅。

(审签:李黄安  供稿:金溪县委改革办)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