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改革报-改革网作者:戴荣和 罗茂华时间:2023-10-31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 戴荣和 罗茂华)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人大常委会按照“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监督体系建设要求,坚持对标找差、扩围提质,围绕“四抓”全面开展各领域、各环节,开展人大结经济工作监督,进一步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助推全县经济的工作中心大局和重大决策部署健康有序发展。
“抓全”绩效目标管理审核。着力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推进全面监督审核机制。乐安县人大坚持完善预决算草案等编报内容,督促政府细化预算草案、预算调整方案和决算草案以及相关报告有关政府债务内容,及时、完整、真实编报政府债务和反映有关情况,强化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督。2023年乐安县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范围涵盖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四本预算”,涉及1152个项目、资金15.6亿元,实现全覆盖。同时,采取“人大+财政+部门+第三方”会审模式,加强沟通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强化预算责任和绩效责任“双约束”。
“抓好”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强化资金支出责任和效率,乐安县人大财经委牵头组织审计、财政、金融等各部门对纳入2022年度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开展全面自评。同时,强化财政重点评价体系,对部门项目资金总量达5亿元的,由县财政局、重点项目服务中心跟进抽查复核,形成问题清单并根据反馈结果督促单位及时整改。2023年度对乐安县第十八届三次人大代表会票决的9个民生重点项目及10个部门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及整体绩效评价,涉及资金2.4亿元,有力提高评价质量。
“抓牢”绩效监控纠偏修正。乐安县通过人大预算联网监督中心和财政监管平台,对预算单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和预算执行进度开展绩效运行“双监控”,从目标总体完成情况、工作成效、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合研判和绩效评价,对绩效目标完成率、资金执行率低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和退出,为预算执行“亮灯预警”。
“抓实”绩效评价结果运用。乐安县人大推动在逐步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编制模式的基础上,推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将财政重点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严格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下年度预算安排,对“无效益”“低效益”的项目进行取消和压减。从资金分配源头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树立“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导向。
(审签:李黄安 供稿:乐安县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