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主办
站内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  

地方改革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改革 > 党建政务

力争创新突破 聚焦改革“四步走”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行稳致远

来源:改革网作者:梁桂杏 莫显有时间:2023-10-30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通讯员:梁桂杏  莫显有)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港南区积极探索、锐意改革,聚力突破重点、疏通堵点、打造亮点,坚持党建带团建,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推动港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登上团中央“共青团基层改革沙龙”,并入选《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案例选编》。改革以来,在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刊发改革案例25篇。

聚焦党管青年高位走,高屋建瓴让改革明方向

自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港南区紧扣改革中心任务,聚焦推动增强基层党建带团建实效,实现党建和团建双融合双促进双提升,促进团的事业发展。一是争取党政支持。成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并印发《港南区进一步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的实施方案》,制定《港南区进一步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任务分解清单》,区委书记全年组织召开4次港南区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全体会议、区委常委会,研究讨论解决团委缺编缺人等问题,听取港南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汇报,每年将党建带团建工作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年度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和党委巡察监督工作内容。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年召开共青团改革工作推进(研讨)会22次,推动改革工作有序开展。二是坚持党建统领。与组织部门沟通交流,定期会同区委组织部研讨党建带团建工作,从团干部选配、激励管理等方面出台《贵港市港南区加强团组织干部队伍管理实施办法》《港南区共青团基层组织干部平时考核办法》等文件,从源头上把好推优入党关口,多渠道充实各级团干部,推动共青团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多方协调联动。以团港南区委为责任主体,积极与相关单位对接,从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方面争取支持。强化团教协作,推动港南区教育团工委书记兼任团港南区委副书记,有针对性制定《港南区加强中学共青团改革的实施方案》《港南区中学推优入团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明确将党建带团建、队建纳入教育评价和教育督导。

聚焦选优团干齐步走,链式管理让改革添新能

一是全流程强化团干部队伍建设。借助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契机,紧盯团干部队伍来源渠道、工作周期、管理激励等环节,对团港南区委班子职数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正2副调整为1正8副(即1正2专1挂5兼职),是原来班子成员的三倍。增设少年权益和青年发展股、二层事业单位港南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区直部门和社会领域优秀青年中选配兼职副书记5名、挂职副书记1名,并选聘9名在读大学生兼任团港南区委股室干部,打造专职、挂职、兼职相结合的干部队伍。

二是建立团区委向党组织推荐优秀骨干的机制。联合区委组织部建立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推荐机制,定期向党组织积极推荐优秀基层团干,改革试点以来先后推荐120余名年轻干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切实推动年轻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三是选育一批返乡青年骨干到基层,充实基层工作量。累计选聘543名港南籍优秀大学生和青年骨干,到镇(街道)、村(社区)任“团组织兼职副书记”,推动青年下基层,为基层共青团工作注入新鲜血液,助力乡村振兴等领域,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

聚焦凝聚青年正步走,因才施策让改革有后劲

一是完善基层格局,延伸团组织触角。全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实现应建尽建,累计建立团组织954个,聚焦“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建立团组织303个,延伸共青团组织触角,形成条块结合、全域融合的组织格局。二是打造团属阵地,助力青年履职有“家”。适应青年“圈层化”特点,依托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文艺体育等领域,建立、联系区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创新创业协会等团办青年社团,成立区青年联合会,建立健全镇(街道)、社会领域青年之家23个,塔群式建立青年社群8个,有效覆盖团员青年,提高组织动员的穿透力和有效性。开展联谊交友、运动竞技、志愿服务等专项活动100场次覆盖10万余人次,实现“线下团建+网络社群”双向发力。三是完善正向引领,促进青年担当作为。开展大学生“扬帆计划”及“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乡村振兴助理、公益服务、宣传员等社会实践岗位,报名大学生达3000余人次。组建23支青年突击队,矩阵式招募志愿者,组建335余人的志愿者后备军,多次参与区委、区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涌现了一批不畏困难,甘于奉献的青年先锋。

聚焦服务青年一起走,用心用情让改革有温度

一是有效引领凝聚青年。不断强化青少年思想引领,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服务青少年群体学习交流,改革以来累计发布文章1316篇,点击量54余万次,“青年大学习”累计参与45万余人次。二是有力组织动员青年。组建青年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常态化开展“青”字品牌项目,在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义诊等工作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覆盖10万余人次。三是有为联系服务青年。聚焦青年学业、交友、就业等成长需求,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公益助学,筹集爱心助学金60余万元,帮助227名学子圆梦学堂,结合我区青年聚集及发展规律,打造了9个镇(街道)团代表联络站、7个港南区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荷城青年志愿服务站等较有影响力的青年服务阵地,围绕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传递党政温暖,反馈青年心声,及时聆听解决青年各类现实诉求。

青春不负,未来可期!港南区将持续贯彻落实团中央、团广西区委关于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持续深化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努力提供更多港南解法、港南素材。笃定前行,行稳致远,港南区将全力以赴推动各项团改举措落地见效,努力把试点建成亮点、把先行变成示范,形成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港南经验”。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