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龚真泽时间:2023-10-30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通讯员:龚真泽)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头排镇打破原有产业单一的格局,全面深化产业转型升级,多举措引导农户“退果还耕”,创新出适合自身资源禀赋的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曾经,头排镇的砂糖橘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按每亩4000斤、每斤售价1.5元计算,销售收入最低也有4.38亿元,全镇人均达到2万元以上,是头排镇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
“随着市场逐渐饱和,砂糖橘产能开始过剩,价格持续回落,而且柑橘果树受黄龙病侵袭,老化黄化逐年加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部分果园甚至已经失去了经济价值。必须找到新的产业来代替日趋没落的柑橘产业,帮助群众增收。”头排镇党委书记梁德民说自己曾一度为此患上了“发展焦虑症”。
发展设施农业,调整产业结构
头排镇位于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北部,著名的“世界瑶都”大瑶山的山脚下。辖四个村委一个社区,户籍人口20550人,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乡镇。
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头排镇的甘蔗、水果、西瓜、芋头、荸荠等经济类作物逐步形成种植规模,具有较高利润的砂糖橘种植,一度成为了大多数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同时,头排镇东与桂林市荔浦县接壤,西与柳州市鹿寨县相邻,国道323线和省道20134线在境内交叉相汇,交通方便,通信十分便利。由于位处独特的三市三县交界,头排镇每三日一圩(乡村集市),也是附近乡镇的商品集散地,商业和服务业非常发达,群众的经商意识比较浓厚。
2022年2月28日,在头排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夏塘村由经济能人和返乡人才组成,规划面积200亩,总投资约1184.1万元的宏源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夏塘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
梁德民有些兴奋地表示:“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流转330多亩土地,建设完成280座大棚,种下青瓜、苦瓜、茄子等时令蔬菜260多亩,共出产蔬菜1600余吨,销售额达576万多元。除此基地外,还辐射带动头排镇辖区农户‘退果还耕’后种植短、平、快的豆角、芥菜、辣椒等蔬菜累计1.5万多亩。”
同时,夏塘大棚蔬菜示范基地还带来了40人左右的当地农民的就业,按每年务工10个月、每人每月工资3600元计算,该基地每年拉动就业实现140多万元的务工收入。
“我们的产业结构转型首战告捷。”梁德民说当时自己的“发展焦虑症”减缓了很多。
引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升级
在一份由第三方大数据公司作出的“2022年全国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显示:头排镇在全国32208个乡镇中排第14904名,超越全国53.7%的乡镇;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335个乡镇中,排在第443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来宾市的85个乡镇中排在第16名,处于第一梯队;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的11个乡镇中排在了第1名。
广西聚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头排镇政府引进的最成功的一家农业产业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聚沃公司的产品是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中最关键的一环:酱腌菜精深加工。他们每天生产酸笋、豆角、芥菜、萝卜等自有品牌酱腌菜25吨左右。我们现有的配套种植面积和产量根本满足不了他们公司的需求。”梁德民对于“损失的”每亩3万多元收入,似乎有些耿耿于怀。
据悉,该公司计划总投资2500万元的酱腌菜生产厂房二期扩建项目正在进行,扩建厂房建设完成后,将为周边村镇带来超过120个就近就业岗位。此外,聚沃公司还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村民合作社签订保收协议,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实现创业就业。由公司统一为群众提供种子、肥料、技术等方面支持,辐射带动500多户群众参与种植,带动脱贫户及监测户参与种植80余户,带动全镇种植豆角、芥菜达1500多亩,吸引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多人次。豆角、辣椒、芥菜、麻竹笋等短、平、快产业逐步替代已经衰败的柑橘产业,让群众的收入有了新的增长点。
不久前,头排镇引进投资1950万元的柳州安之源畜牧有限公司肉鸡养殖一期项目,开始在夏塘村落地并投入生产,年销售肉鸡64万羽,带动6户农户成功参与到现代养殖业中。目前,该公司正在建设的头排镇二排村二期肉鸡养殖项目,总投资约3000万元,现已完成12栋高效双层平养鸡舍的建设,肉鸡存栏达到17.5万羽,预计今年10月中旬鸡舍将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养殖项目年出栏量可达120万羽,可提供60个以上就业岗位。
“聚沃公司和安之源畜牧有限公司一、二期的成功建设,极大地推动我镇种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梁德民说自己的“发展焦虑症”因为这句工作汇报,瞬间就“自愈了”。
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新活力
“自愈”后的梁德民开始谋划乡村集体经济,转型后的农业产业要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更有力保障。
首先是通过整合各行政村社区集体资金,在头排村长岩屯流转土地约5亩,推动中央衔接资金570万元,落地建设头排镇村级集体经济米粉加工厂。该项目的落地,每年能够给5个村集体带来总共45万元租金的收益,并带动20人务工就业,对进一步壮大头排镇村集体经济起到良好推动作用。
其次,积极指导头排村、同扶村、夏塘村利用调整后的原正大项目退回本金再投资。其中同扶村投资17万元、夏塘村投资21万元入股金秀县聚沃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每年分红为投资额的5%;头排村利用5万元本金注册商标,打造头排干切粉品牌,目前已对外销售2700余斤干切粉,销售额18900元。
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在县委组织部的牵头带领下,头排镇四个行政村将于本年度再次投资入股金秀县聚沃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其中头排村投资55万元、二排村投资68万元、同扶村投资31万元、夏塘村投资46万元,每年分红为投资额的6%。
“自愈”后的梁德民开始变得滔滔不绝:“截至今年9月底,我镇共救助了城乡低保对象1049人,发放补助金额284万元。共救助了特困人员145人、发放补助金额83.57万元。实施临时救助8户20人。完成80周岁以上老人高龄、城乡低保、城乡低边、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近10项业务的申请、申报及动态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常态化排查,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基本生活陷入困境,靠自身和家庭无力解决的家庭,及时纳入防贫监测,制定‘一户一策’增收措施,围绕产业、就业、医疗救助、兜底政策等一系列帮扶政策,多措并举帮助群众增加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引导鼓励村集体经济实现: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股本、资金变股金的股份公司化,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缴纳社保,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