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解读“新川模式”——村企共建加速湖州市新川村实现乡村现代化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5-12

日前,在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主办,长兴县政府承办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川模式”暨共同富裕“企业单元”建设案例论坛上,长兴县委书记石一婷表示,以“新川模式”为代表的村企共建共富模式,是将企业单元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长兴县的生动实践。

新川村的合溪公园一角

新川村村民张鸿的民宿小院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焦红霞 文/摄

浙苏两省交界处有一个山岕里的小山村——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曾经的资源匮乏、交通闭塞、长期贫困已经封存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今,昔日的“苦瓜村”(因靠种番薯、苦瓜维持生计得名)成了富裕村、幸福村,以往让人逃离的地方成为众多乡贤返乡创业的热土……

这一现象令人深思。在努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今天,这一现象的发生有无特殊背景?其中蕴含的价值有无借鉴意义?日前,在由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共湖州市委宣传部主办,长兴县政府承办的中国式乡村现代化“新川模式”暨共同富裕“企业单元”建设案例论坛上,长兴县委书记石一婷表示,以“新川模式”为代表的村企共建共富模式,是将企业单元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一次生动诠释,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在长兴县的生动实践。

共建“新模式”

漫步在今天的新川村,山、水、路、田、房,整体景观浑然一体,整个乡村俨然就是一座大花园,见缝插绿,推窗见花,树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生态画卷随处可见。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农家别墅与绿水青山相互交织,构成一幅静谧和谐的田园图景,弥漫着山水相依的诗情画意。

本报记者在一座依溪而建的现代建筑设计风格的民宿前驻足,民宿主人张鸿,土生土长的新川人,这位曾经的逃离者已是新川先贤回乡创业的优秀代表之一。2019年,借政府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他毅然踏上回乡创业之路,用民宿筑起了“世外桃源”。而这一切改变都源于家乡的变化,“回乡创业除了可以常伴父母之外,更是因为感受到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这里充满机会。”张鸿说。

张鸿口中催生山乡巨变的先行者,是从新川村走出的企业天能集团。2008年,在天能集团董事长、新川村党支部书记张天任的倡议下,天能集团和新川村开展村企共建,发挥大企业的引领作用,通过做强产业集群带动村民致富。

作为天能集团的掌舵人,张天任带领天能集团连续几十年深耕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主动谋创新、抓机遇,将村办蓄电池厂逐步打造为领跑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上市集团。以龙头企业带动作为引领,新川村建起了以天能集团为核心的配套工厂,发展配套服务产业,将产业发展与村民致富紧密相连,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村企共建的强力推动下,新川村乡村振兴之路硕果累累。据悉,新川村有3000多名常住人口,其中直接在天能集团务工的人数达到700多人,而从事天能产业链及电池销售的人数超过800人,与天能集团上下游配套的企业有30多家,天能集团为全村创造了不少创业和就业机会。

天能集团通过技术帮扶、资金支持、就业支撑等多种途径,引导新川村村民参与到村级资源开发和配套服务企业的致富新途径中。2022年,新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85.48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万元。在张天任等一批企业家、乡贤的推动下,2019年新川村成立乡贤会,企业家们不但踊跃参加,还纷纷慷慨解囊,当场捐赠新川村美丽乡村建设投资资金1100多万元,这些钱最后都用在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上,实实在在地让村庄、村民受益。现在,新川村乡贤创办的各类经营主体达80个,很多村民因此增收致富。

共享“新理念”

兴一家企业,促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

天能集团和新川村的“联姻”是长兴县村企共建的一个缩影。超威集团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22家企业在小浦镇中山村、画溪街道包桥村及徐家浜村、洪桥镇万仕桥村等地,打造共富车间、共富生产线、共富岗位55个,把一些生产工艺较易的环节转移到工坊,推动工坊成为产业链发展中的一颗颗“螺丝钉”……

“以‘村企共建’为典型特征的‘新川模式’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乡村现代化发展与共同富裕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琦分析说,村企共建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能盘活农村闲置土地,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还能为村民提供“就业不离土”的优质岗位,提高村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可实现农村土地、劳动力与企业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有效匹配,在满足企业用地、用工需求的同时,能有效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为提升企业发展效益、扩大乡村产业发展规模提供物质基础。

解读“新川模式”,不难发现,绿色是新川村最厚重的高质量发展底色。新川村群山环绕,生态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近年来,新川村以推进精品村建设为抓手,推动“一村万树”行动,实施绿化、亮化、洁化、美化“四化”工程,同时,全力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文旅等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地方企业向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优、百姓富、环境美的绿色发展道路。

“‘新川模式’是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之一。”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伟光表示,从微观层面来讲,村企共建也是进一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具体体现,有利于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村企共建中的企业带给乡村现代管理理念、现代文明观念,从微观主体层面进一步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互动交流,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潘伟光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农村不应该是封闭的乡村,而是有活力开放包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企共建进一步留住了乡村的精英,甚至引进了新乡村人才,改变了过去乡村人才等单向度流出。新川的乡贤文化和乡贤参与治理,以及新一代新川人进一步丰富乡村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推动了善治乡村建设。

共富“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必须持续创新乡村现代化发展模式。

剖析“新川模式”,发挥产业优势是重要一环。记者了解到,在天能集团的支持下,新川村围绕文旅产业、乡村建设和资本运营三大板块成立了3家“强村公司”,创新性地引入现代股权基金模式,用于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等特色优势产业,不仅盘活了村民闲置资金,丰富乡村经济发展业态,进一步拓宽富民产业链,还实现了“村民变股东”,让农民分享更多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红利。

张琦认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必须打造产业发展引擎,激发乡村发展动能。“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乡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多元化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他说,一方面,要立足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优化乡村产业布局,探索创新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培育乡村新业态,推动乡村富民产业、现代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功能和价值;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企业+村集体+村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地参与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分享产业增值带来的收益。

“振兴乡村亟须振兴乡镇企业。”湖州师范学院“两山”理念研究院名誉院长、发展中国论坛副主席王景新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需重新总结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对中国乡村现代化的重大贡献,重新认识振兴乡镇(村)企业对振兴乡村的重大贡献。

潘伟光也在论坛上表示,“村企共建”是实现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他建议,出台支持“村企共建”乡村发展的政策意见,鼓励企业与乡村开展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产业经营、乡村开发建设等造血增收形式。同时,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创新农村集体经济“造血”项目支持方式,财政上对共建企业进行贴息贷款政策,加大对参与助力乡村振兴企业的税收抵扣。对共建企业在农村投资项目的建设用地、水电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