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扶贫精准施策点亮希望之光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1-09-14

江西安义县通过加大农校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等,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安心坐在教室读书

江西省安义县地处南昌市西郊,总面积666平方公里,辖7镇3乡1管理处,人口3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4万人,是市辖3县中人口最少的一个县。安义县共有13个“十三五”省级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23户6981人。安义县自然资源缺乏、工业基础薄弱,多数群众靠外出打工谋生,收入不稳定,也造成留守儿童多、适龄少儿失学辍学现象时有发生。鉴于此,在国家乡村振兴、扶贫攻坚方针政策指引下,安义县立足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农校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对学生资助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切实做到不落一户不少一人;广泛开展党员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让1364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能继续安心坐在教室读书,让他们再次燃起希望之火,让他们逐渐长大成材。

主要做法

——全力确保贫困学生应助尽助、应补尽补。

在安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教育扶贫工作推进指挥部的组织推动下,安义县教体局严格按照“双线摸排、多方比对、动态调整”工作机制,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工作。

一方面,每学期之初,安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全县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家长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并借此逐班逐生进行摸排,努力做到识别精准、分类精细。

另一方面,采取学校包村、教师包生办法,进村入户逐一走访摸排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安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汇总比对后,经相关部门共同审核确定,建立精准的安义县建档立卡学生信息库,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2017年以来,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3,417人次,发放各项学生资助金1559余万元。其中,资助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520人,发放教育资助金743.45万元。

为全面落实异地就读学生资助政策,每学年初安义县各中心学校以乡镇政府名义向学生就读学校寄送公函,提请落实教育资助政策。同时,安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动向异地就读建档立卡学生所在的县(市、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寄送公函,了解异地就读学生在学籍地享受学生资助情况。根据回函、回电及主动与有关学校电话联系核实,包村学校与行政村再次逐户共同核实等措施,对经确认没有在学籍地享受学生资助的,根据“双负责”原则,由政府出资进行兜底资助,从而确保了建档立卡学生教育资助全覆盖。

——全力确保没有一人因贫失学、因困辍学。

安义县教体局以对义务教育失学辍学“零容忍”的坚定态度,充分用好用足用活教育扶贫“双负责”制,认真执行“联控联保、动态监测、行政督促、书面报备、精准帮扶”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安义县教育扶贫工作推进指挥部多次调度进行专题部署,安义县教体局主要领导与各学校校长签订控辍保学责任书进一步压实责任,各校主动联系乡(镇)村(社区),上门入户做好劝学工作,近年来先后成功劝返8名因厌学而短时辍学的初中学生。同时,对全县54名建档立卡适龄残疾儿童,因人制宜分别采取“特殊教育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予以安排,其中实行送教上门7人,有效保障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确保没有一位义务教育适龄少儿失学辍学。

——全力确保工作落实落细、争优创特。

办学条件改善成效显著。近年来,安义县教体局共投入资金1.57亿元,积极实施农村办学条件改善计划,全县10个乡镇全部建成示范性中心幼儿园,解决了农村幼儿“无园上”问题;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和“均衡发展”等教育项目,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特别是对13个贫困村所在学校在项目、资金安排方面给予重点支持。2020年,继续投入446万余元,实施车田小学周转房、京台小学校园维修等14个项目。同时,加强农村教师配备力度,对13个贫困村在1∶1.5班师比的基础上再增加1名教师给予倾斜配置,最大限度优化提升贫困村学校均衡发展水平。2020年,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岗位计划51个(小学教师30人,幼儿园教师21人),其中小学教师30人中有16人为音体美培训计划,占小学定向培养计划53%。此举将大大缓解农村小学专业教师不足问题。安义县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积极贡献集体”荣誉称号。

励志培智活动各具特色。安义县教体局在全县范围内组织1000余名党员教师与贫困学生开展“心连心”结对帮扶活动,每学期帮扶老师至少上门家访两次,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宣讲教育扶贫政策,从生活、学习、心理等各方面关心贫困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让他们不因贫困而失志、不因贫困而离群。全县13个贫困村学校根据自身情况,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励志培智活动,例如,马源小学开展向“中国好人”“三风”榜样教师宗友银学习活动,乔乐小学开办关爱留守儿童中心,果田小学开辟国学及瓷文化教育,湖溪小学开设太极拳、京剧特色教学等。深圳游友公益、青湖同乡会、金鑫发铝业等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方式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激励,让受助学生真正得到志智双扶、健康成长。特别是安义(北京)商会党总支资助18名品学兼优贫困学生赴京开展“筑梦远航”研学活动,在同学们心中深深种下了强学报国的远大志向。

经验总结

把握原则是前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紧扣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根主线,突出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严格执行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做到标准不高不低、对象不错不漏、学生一个不少。

强大组织是保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总指挥的教育扶贫推进指挥部,做到高位推进。安义县教体局将以前分散在有关股室的学生资助职责整合起来,成立安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同时作为县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组织全县教育扶贫工作。明确各校校长为学校教育扶贫工作责任人,成立学校教育扶贫办公室,有专人负责教育扶贫工作。

整合资源是捷径。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控辍保学是教育扶贫的两大基本任务,但单靠教育一家是难以做好的。安义县教体局以各乡镇中心学校为纽带、实行学校包村办法,认真落实教育扶贫“双负责”制,充分发挥属地党委和政府作用。同时,与扶贫、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分工负责,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团结协作、融合共享的工作格局。

励志培智是关键。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所以“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安义县教体局组织安排1000余名党员教师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实行结对帮扶、关心关爱,根据各校实际开展各具特色的励志培智活动。经过几年的帮扶,贫困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升入大学的人数也逐年提高。

今后,安义县将更加注重帮扶家庭经济相对贫困学生,更加注重从“授鱼”到“授渔”、变“输血”为“造血”,尽一切努力提升全体学生各方面素质,培养昂扬向上志向,为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作出更大努力。

(本专栏稿件由国家发改委社会司提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