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东台经济开发区时间:2025-07-09
改革网讯 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纵深推进的时代机遇下,近年来,东台经济开发区作为省级开发区紧扣“产业科技创新”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数字化转型为支撑,构建起“高企培育-专精特新-股改上市”全周期成长链条,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吸引了众多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深耕。
在东台,企业持续追加投资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这种“二期效益”“三期现象”生动体现了产业生态的蓬勃活力。
2017年,作为中国电子线路板行业质量“全国五强”企业的上海贺鸿电子寻求产能扩张。在当年东台“双招双引”上海推介会上,朱利明被东台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所吸引,很快决定落户,仅4个月就实现投产。?
2021年,尝到甜头的朱利明再挥大手笔,投资24亿元建设耀鸿精密覆铜基板项目,落户东台经济开发区。“比之贺鸿,耀鸿的人均产出率提高了超过10倍。”朱利明介绍道。
更令人惊叹的是耀鸿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成就。厂区所有的废气废热都可以循环利用,再加上屋顶分布式光伏产生的清洁能源,基本满足了办公和生活需求。“我们的VOC排放只有国内同行排放量的十分之一。”朱利明自豪地说。目前,耀鸿已参与到华为鸿蒙系统、康佳、海信等企业的芯片板材研发中,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如果说耀鸿展现的是企业快速扩张的活力,那么东富龙则诠释了长期深耕的定力。
“这是一个‘12年长跑’的项目。”东台经济开发区招商人员回忆道,从首次接触到最终落户,开发区一任接一任,用了12年时间持续跟踪服务。“2020年12月,东富龙东台基地正式开工建设,我们长期的努力终于开花结果。”
东富龙也用行动回报了这份诚意。一期智能成套装备项目投资15亿元,于2022年6月全部完成,当年实现开票销售9000多万元。作为省级重大项目,东台基地二期工程已于2024年底部分投产,聚焦冻干系统、后道灯检和包装线等高端制药装备,全部达产后,年可新增营业收入36亿元,实现税收1.8亿元。“东台,东台,东富龙的舞台!”——当年项目签约仪式时,东富龙负责人发出的这句由衷赞叹,如今已化作黄海之滨的产业交响曲。
这种“一期接一期”的投资模式,已经成为东台企业发展的常态。敏实集团精确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白莎对此深有体会。2012年,该集团旗下子公司精玖旺落户经济开发区,发展节节攀升,近期又决定追加10亿元投资在东台经济开发区新上汽车关键零部件智造项目。“东台优越的区位交通、优质的产业服务、优秀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决定继续深耕。”胡白莎表示。
2008年来东投资的上海中洲特种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较早一批落户东台的上海企业。在董事长冯明明看来,东台营商环境优、资源要素全、政策力度大,是名副其实的创业宝地、兴业福地和创新高地。“我们坚定看好东台,并始终将东台作为战略布局的核心板块。”冯明明介绍,“新上的汽轮机叶片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预计近期开工建设,明年上半年竣工投产,争取东台公司明年开票销售突破10亿元。”(图文:东台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