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水沟村:党建引领赋能乡村振兴,连片闲宅蝶变致富冷库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5-26

山东省平邑县武台镇水沟村由水沟一村、水沟二村、水沟三村、水沟四村4个自然村组成,是一个以黄桃种植为主、葡萄与山楂等种植为辅的农业村落。自2024年省派第一书记岳振入村以来,坚持党建引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目标,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将村内成片闲置宅基地改造为万吨冷库,探索出产业发展新路径,为特色农业村转型发展按下“加速键”。

一次偶然的契机,水沟四村党支部书记蒋齐鲁得知北武台村商人于记恩计划在武台镇投资建设一座库容量达10000吨的大型冷库。蒋齐鲁第一时间与青岛农业大学派驻水沟村第一书记岳振商议,两位党员干部凭借多年工作经验与敏锐洞察力,迅速捕捉到这一机遇——该项目将是破解水沟村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钥匙。长期以来,水沟村优质农产品因保鲜储存难题,在集中上市时面临价格剧烈波动、损耗严重等困境,而修建大型冷库无疑是打开困局的“金钥匙”。二人随即整理项目优势与预期效益,向武台镇党委作详实汇报。岳振凭借专业知识,详细阐述冷库对延长农产品产业链、稳定市场价格的积极作用;蒋齐鲁则结合本村实际,提出用地保障、群众动员等具体方案,获得镇党委高度认可与大力支持。

在武台镇党委的统筹支持下,水沟村迅速组建专项工作组,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岳振与蒋齐鲁开启了极具诚意的“招商行动”,他们多次主动登门拜访于记恩,从地理区位优势切入,详细介绍水沟村临近省道、交通便利的独特条件。同时,郑重承诺在党组织引领下全力推进闲置宅基地拆迁工作,为冷库建设提供充足用地保障。

项目推进过程中,水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岳振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就项目细节与推进方案展开深入研讨。村“两委”成员通过村民大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村民全方位阐释冷库建设对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既能延长农产品保鲜期、稳定销售价格,又能带动就业、促进村集体经济增长,与村民利益紧密相连。在党组织的有力推动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从最初的观望,逐步转变为积极支持项目建设。

水沟村迅速成立冷库建设指挥部,村“两委”成员明确分工、协同发力。在宅基地拆迁工作中,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带头拆除自家闲置房屋,形成示范效应。最终,成功拆迁20余处闲置宅基地,征集18亩建设用地,为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凭借务实的作风与完善的规划,吸引社会投资稳步增至1500万元。

2024年4月初,冷库项目破土动工。建设期间,村“两委”全程跟进,积极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经过一年多的紧张建设,这座万吨级现代化冷库于2025年5月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

这座冷库的启用,为水沟村带来多重效益。在农产品存储方面,有效延长了黄桃、葡萄等水果的保鲜期与上市时间,实现错峰销售,帮助村民缓解集中上市带来的价格波动压力,直接增加经济收入。在就业带动层面,不仅提供冷库管理、货物装卸、设备维护等二十余个直接就业岗位,还拉动包装、运输、销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间接带动超120个就业岗位,让52岁的村民李大姐经过培训成为冷库管理员,月增收3500元,实现了在家门口稳定就业,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水沟四村冷库修建前

水沟四村冷库修建后

冷库的成功建设,得到了投资方的高度认可。冷库投资人于记恩表示,水沟村“两委”高效务实的保障措施令人满意,将继续追加投资,推进二期工程建设,开展果品初加工项目,进一步拓宽村民与村集体的增收渠道。

水沟村万吨冷库项目的落地,是基层党组织凝聚合力、攻坚克难的成果,更是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鲜活范例。其以党建引领盘活闲置资源,实现产业升级的经验,为全国乡村探索“党建引领+资源盘活+产业升级”的融合发展模式提供了鲜活范本,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创新动能。未来,水沟村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这座冷库,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发展路径,在乡村振兴道路上迈向更高目标。

在省派第一书记岳振的带领下,水沟村坚持产业振兴的同时,扎实推进乡村治理。针对自来水设施老化、生产路不畅、幼儿园前路拥堵等民生难题,村“两委”积极作为,多方争取资金。通过更换老旧设施,实现自来水24小时稳定供应;修建4.1公里生产路,保障农业生产运输;打通500米幼儿园前断头路,消除安全隐患。三项工程累计投入160多万元,切实改善村庄基础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