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小学思政课怎么教,来江宁看看!

来源:南京市教育局作者:曾文君时间:2025-04-23

中国改革报•改革网报道(祖智慧)小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小学思政教师是孩子们的思想启蒙者,如何让娃娃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江宁区的小学思政课教学实践作出了响亮回答,该市小学思政课老师的目光都投向这里。

“思政大课堂我们共成长”——南京市思政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绘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摄图/周文凯

今天上午,“思政大课堂我们共成长——南京市小学思政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研讨活动”在南京市齐武路小学文鸿路校区举行。省市教育部门管理者、思政教育专家及全市小学思政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思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共绘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活动现场大家共探思政教师专业和成长路径,做到小学、中学、大学棒棒相传摄图/周文凯

活动以科技赋能与传统传承的新样态思政课堂拉开帷幕。竹山小学郭淼老师执教《探秘中华古代文明》,以AI技术、金陵微校平台为载体,通过模拟挖掘、文物复原等互动环节,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华五千年文明。齐武路小学戴嘉艺老师执教《寻访金陵记忆——我是家乡文化小使者》,创新设计“我是文化小主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探访南京云锦、剪纸等非遗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文化魅力。

江宁区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形成‘全学段融通,全学科融合,全身心融入’的大思政课模式。摄图/周文凯

“江宁创新教学样态推动‘大思政课’融合增效,形成“全学段融通,全学科融合,全身心融入”的三全沉浸式大思政课模式。”江宁区教育局副局长蒋开华在主题报告中系统阐述了该区通过构建系统化培养体系、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打造特色实践平台,不断提升思政教师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的典型做法。

磨课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探索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摄图/周文凯  

江宁区教育局局长宋翔期待思政老师们做“信仰的播种者”,做“创新的破冰者”,做“薪火的传递者”。据介绍,近年来,江宁区以“课程改革-教师成长-学生发展”为轴心,通过校际教研同盟圈、多元化互动研修等形式培育思政教师,形成“潜润课堂”实践样态与可推广的区域经验。

建立研学共同体,展现青年教师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力量摄图/周文凯

研讨活动中,思政教师成长故事引人注目。齐武路小学校长邵丹丹分享《“行走的思政课”——“一体化”大思政课程建设成果展示》,介绍了学校在“一体化”大思政课程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与成果;

思政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追求,也是南京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摄图/周文凯

上元小学王雨晨老师分享《从“视星等柒”到“蘑菇小花”——一位兼职思政老师的成长故事》,以兼职教师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从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诠释了“教育情怀是思政教师最美的底色”;

江宁区积极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图为“豆豆伴成长”项目展示摄图/周文凯

东善桥小学顾敏、谷里小学魏伟、禄口第二小学汪丽霞三位老师共同讲述《苔花如米小乡村绽芳华——乡村思政教师群像描摹》,他们用扎根基层的坚守与智慧,点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生动诠释了“教育公平的‘最后一公里’”;

江宁区青年思政教师研修班学员代表带来《成长圆舞曲——思政教师共同体成长记》,分享了江宁区青年思政教师研修班学员以“共同体”模式互助成长,展现青年教师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力量。

江苏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曹蕾充分肯定南京市特别是江宁区在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创新实践,她表示,在今天的故事讲述中,兼职思政教师的梦想、乡村思政教师群像、思政教师共同体的成长印记,还有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成果,都反映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追求,也是南京市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缩影。

南京市洞悉学校思政教师专业化成长意义;推进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格局的拓展和延伸摄图/曾威

“小学思政教师作为思想启蒙者,其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学生道德情感启蒙与理想信念树立。”南京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柴耘指出,江宁区积极探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和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育人途径,在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方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她强调,大学思政理念倡导打破思政课学科界限,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学校教育全流程。她要求,提高认识,洞悉小学思政教师专业化成长要义;改革创新,实现教育格局的拓展和延伸;携手共进,打造高质量小学思政育人共同体。未来,全市将推动“大思政课”持续推进,让信仰之光照亮学生成长之路,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南京力量!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