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经济 > 聚焦

万安林改:青山“生金”激活绿色新引擎

来源:华夏小康网作者:郭庆 胡泽文时间:2025-04-21

——万安县一季度改革攻坚交出硬核答卷

万安县以林权改革为笔,在青山间书写“点绿成金”新篇章。一季度县委县政府高频调度破冰攻坚,截至目前,428宗林地确权颁证,公益林预期收益质押融资破千万元,湿地“聚宝盆”交易创收911万,油茶预计亩产跃升30%……从制度创新到三产融合,这座赣鄱小城正用硬核数据,为全国捧出“生态金饭碗”的万安方案。

一、破冰连环招:改革跑出加速度

“这季度的林改调度会比往年更密集,县里领导带着各乡镇书记搞'擂台赛',大家都铆足了劲!”五云林场老张抹了把额头的汗,手里攥着刚签完的国群联营合同。一季度里,万安县以“5+2”任务为作战图,县委县政府开出了高频调度“四连发”,县领导带队下乡指导16次,林改办干部更是把办公室搬到了林间地头,累计下乡指导32次,硬是把“纸上改革”变成了林农摸得着的红利。

林改专班从浙江、福建请来“最强大脑”,浙江农林大学斯金平教授团队带着专业人员扎进山里,江西农大陈飞平博士手把手教林农嫁接油茶。更绝的是,县里还派出“取经小分队”,把福建沙县、将乐、江西资溪等地的林改真经取回来,现学现用搞创新。宣传号角全域吹响,一季度几十篇改革经验分别在中国改革网、人民论坛网、井冈山报、南方林业产权交易所、百度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网站发表,形成宣传矩阵。《万安县探索“135”服务机制强化林业基层建设》纳入江西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第二期典型案例,国家林草局领导的肯定性批示更让这份“山货”变成了“国字号”招牌。

二、“活树”变“活钱”,林改玩出新花样

在林权登记大厅,潞田村村民老李握着刚到手的不动产权证喜笑颜开:"这20亩林子终于能‘抵押贷款’了!"截至目前,全县办理林权类不动产登记428宗,其中经营权流转17宗、面积超千亩,宝山、涧田两乡更是啃下了1446宗需延包宗地的“硬骨头”。最亮眼的是新出台的《林业经营收益权证登记管理办法》,办理林业经营收益权证21本,让林下资源也能“权证融资”,9家经营主体凭此新增授信额度超千万元。

五云林业公司成了“林地银行”,收储林地2万余亩,全县托管林地达2.63万亩。历史遗留问题攻坚战更是漂亮,1496件纠纷调处了1345件,调处率直逼90%大关。如今走进乡镇,新设的16个林业窗口像“林间诊所”,4支片区服务队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山路上,乡村林农连连点赞:“这才是接地气的改革!”

三、三产融合术:点绿成金有真章

沿着高陂到潞田的50公里示范带,科技正在施展"点金术"。省林科院专家的技术植入,让油茶亩均产油量预计蹿升30%。油茶基地里,种植户张大爷算着账:"3000亩高标准基地年产茶油18万斤,配套小作坊年产值上千万,带着1200多户乡亲,户均增收3500多元!"

林下经济玩起了"循环魔法":在4000亩层叠青翠的林下基地里,黄精舒展着翡翠雕琢般的阔叶,紫玛瑙般的草珊瑚蒴果隐现其间,虎杖赭红茎秆上米白花序随风舒展,宛若绿波中浮动的星子,配套育苗基地将草木枯荣化为年供20万株的生机种苗;"好吃客,树上鸡"的散养智慧,让鸡群在斑驳光影间啄食虫草,反哺林地的鸡粪又滋养出更丰沛的林下资源,年轮回5万羽生态肉鸡;600亩混交林里,大径材培育与短周期经营如琴弦般共振,奏响亩均年增2000元的富民乐章;更妙的是生态效益的魔幻转化——万顷碧林悄然封存1.2万吨碳足迹,化作超60万的绿色资产,犹如深闺碧玉静候识珠人,而"四季花海"绽放的芬芳,竟引5万游人踏香而来,连山野清风都裹挟着真金白银的芬芳。

四、制度创新经:万安样本启新程

采伐政策创新"承诺制",林农申请采伐像"网上购物"般简便,10起小额人工林采伐省下大量成本。公益林调整打开新空间,3.03万亩林地即将"活化"利用。全市首家湿地资源运营中心更让湿地变"聚宝盆",完成8笔交易获利911万,储备湿地3975亩静待"买家"。

站在新起点,万安已绘就林改"路线图":推进林地规模化流转,深化"林权信托"机制;加速竹科技产业园建设,打造林下经济"五化"基地;探索收益权证质押贷等金融创新等,让青山变"绿色银行",林农端上"生态金饭碗",为全国输出"点绿成金"的万安方案。(郭庆 胡泽文)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