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小康网作者:时间:2024-12-23
2014年以来,社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运行机制,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健康有序发展,为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落实八个“新突破”跑出改革“加速度”。
强化服务保障,“限时办结”实现新突破。简化办事流程,提升交易效率。全面取消事前备案。简化进场手续,精简交易所需材料。最快6分钟内完成开标;构建“标前主动对接、标中精细服务、标后跟进回访”的全流程服务长效机制,主动对接,靠前指导,为招标人提供政策咨询、流程指引和疑难解答服务,协助做好项目交易的前期准备工作,确保重点工程、民生实事项目按预定计划落实推进。累计受理交易项目202宗,服务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各类市场主体548家,预算金额共计17.39亿元。
强化平台建设,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能力、保障能力,为全县公共资源交易事业提供强大支撑。找准服务平台职能定位,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平台服务事项、服务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大平台软硬件设施设备投入,全力保障县重大项目、重点工程招投标,助力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强化协同发展,平台数字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高效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规范化,今年以来中心完成跨区域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4个,涉及预算资金9.8亿元;进一步优化电子交易系统在线签署或变更电子合同功能,依法必须招标并在社旗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平台开展招标投标活动的建设工程项目合同在线签订率达到100%。
强化服务规范,标准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建立完善机制,修订完善《服务流程规范》规范现场管理。规范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流程。加强评标专家日常管理。建立全流程监管制度体系制定了服务标准、场地管理制度、远程异地评标评审工作规程等多个文件,平台服务实现“一站式”标准化运行,场地管理秩序及项目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进一步优化交易流程、简化交易程序、压缩交易时限,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一网通办”。
强化平台赋能,金融服务实现新突破。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电子保函应用,涵盖投标保函、合同履约保函、农民工工资支付保函、工程质量保函、预付款保函、业主支付保函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接,引导招标人接受保函、保单等其他非现金交易担保方式缴纳保证金,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目前,共使用保证金保函78份,担保金额约2800万元,极大减轻了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交易成本。
强化信息共享,专家服务实现新突破。严格按照《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核办法》要求,做好省综合专家库专家评价工作。进一步规范专家抽取管理和专家评委核验,厘清职责边界,明确专家抽取的主体责任人为招标采购人及其代理机构,防范中心工作人员业务风险;修订交易项目场内交易规范清单和代理机构从业人员场内交易行为评价办法。
强化分析研判,交易数据分析应用实现新突破。创新建立重点交易项目见证服务报告和交易数据专题报告制度,全面反映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交易的数据情况,指出交易主体重视资产价值评估工作和多层次拓宽交易信息披露渠道,为项目决策、监测预警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强化协作配合,监督管理实现新突破。创新监管模式,对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服务市场主体一项目一评价。按照上级评标专家考核办法加强评标专家考核管理。推广评标“双盲”模式,防止专家信息提前泄露,解决评审专家“熟面孔”、“老关系”等问题,进一步预防人情腐败,提高了评审过程的公平性、公正性,充分调动了各类企业参与投标的积极性,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