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小康网作者:时间:2024-12-20
今年以来,为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服务水平,高质量服务全县重大项目落地见效,进一步营造更加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社旗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动跟进全县重大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招投标专班服务工作机制,开展标前上门服务、项目专班服务,发扬“店小二”精神,做好政策宣传、招标策划等服务工作。
标前服务跑出“新速度”。对全县重点项目招投标活动实行专班服务机制,设立专班,坚持靠前服务,延伸服务,实行7×24小时不间断服务。对全县重点项目、民生项目开展标前摸底工作,建立公共资源交易重点项目库,与招标人共同制定招标计划时间表,主动衔接做好项目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开展标前指导服务,宣传有关公共资源交易的相关法律法规、招投标环节、流程和须注意的事项,指导项目招标单位做好招标公告文件编制发布、预约开标时间及场地,及时协调处理项目招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重点项目招标服务工作。对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重点项目优先安排开评标时间及场地,主动加班加点为项目交易活动提供延时服务,确保重点项目“进场即交易、交易即成功”,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及早落地建设。
主动服务营造“新环境”。对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工作机制,主动配合招标人对招标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采取“一项目一审查”,着重审查招标文件中的隐形门槛、不合理设置、歧视性和排他性条款等,严格把好审查关,未经公平性竞争审查项目不得对外发布,审查不合格的项目,主动以电话或函的方式及时提醒招标人(采购人)修改影响公平性竞争条件,有效杜绝潜在投标人以“残疾”状态参与招投标活动,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环境。审查合格的项目形成《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表》和招标文件一并上传发布,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激发市场活力,推动招投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联动服务拓展“朋友圈”。立足服务职能,结合工作实际,对照省、市出台的远程异地评标管理制度,细化服务事项,规范服务行为,成立远程异地评标项目服务专班,对重点项目招投标工作提前介入,主动沟通并鼓励指导项目单位自主选择远程异地评标方式,积极拓展与县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沟通对接,不断拓宽远程异地评标合作“朋友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了“多地同评”等远程项目的常态化运行。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要求,做好场地预约、专家抽取、主副场协调对接、系统登录、信息技术保障等服务工作,从主场组织实施到副场响应保障等各个环节倾心用情靠上服务,确保远程异地评审全时段不掉线,确保交易环节全程留痕、圆满成功。
精准服务构建“决策基”。制作项目数据统计专报,按照“月统计”“季分析”“年总结”方式,对所有平台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每月对进场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包括项目信息、中标人信息、外地企业中标率等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和分析,形成月度统计专报。在每季度末,对前三个月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做到“四对比”(对比上年度同期数据,对比各县区交易数据,对比各部门项目交易数据,对比外地企业参与率),通过精准化的数据对比分析,不断优化交易服务、分析经济态势、释放数据价值,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