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谭志强 周治宏时间:2024-11-29
——党建引领“345”工作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为加速推进“书记领航”项目,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永新县象形乡黎江村坚持网格“塑形”、党建“铸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345”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创新三项机制,完善治理体系。一是实施网格化治理机制。利用黎江村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契机,建立“驻村干部联系网格长、网格长联系网格员、网格员联系农户”服务体系,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每个村小组从党员、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五老”等人员中选配1名网格员。通过网格员定期走访联系农户,宣传惠民利民政策并解决存在问题,实现“事情在网格内处理、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民意在网格内提升”的网格治理成效。二是建立线上+线下管理机制。畅通“线上+线下”民意收集平台,通过组织网格长和网格员“线上”微信联系农户和“线下”组织召开“民声半月谈”活动,让问题在网格内高效运转,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三是创立积分制考核机制。制定网格长(员)积分制管理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通过积分制,打通乡村治理的“神经末梢”,将农村基层治理由“全村事”变成“每家事”,由“要求”“任务”转为“引导”“激励”,全面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为乡村振兴释放更多“源头活水”。
建强四支队伍,凝聚治理合力。一是建强村班子队伍。全面加强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持续强化村干部考勤考核和日常监管,坚持关心关怀、走访慰问等制度,全面调动村干部积极性,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二是建强党员队伍。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推行党员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引导农村党员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法治宣传、移风易俗中当先锋、做表率。三是建强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吉先锋”党员防汛抗旱突击队、“五老”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暑期防溺水、法律宣讲等活动,不断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四是用好党员联户帮扶队伍。有效衔接综治网格,深化“党员联户帮扶”机制,用活用好联户帮扶队伍。每名党员联系1名网格员和所在网格农户,及时掌握联系户家庭情况,宣传当前政策,了解意愿诉求,协调解决急事难事。
开展五项活动,提升治理质效。一是开展政策宣讲。利用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党员活动室、祠堂等阵地资源,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和法治宣传,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深入群众,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做好纠纷调处。依托村级“法律明白人”、“老马调解工作室”、乡司法所等基层治理力量,及时发现和疏导家庭、婚恋、邻里纠纷等苗头性风险隐患,实现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三是做好产业帮带。实行“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技宣传,将增产增收的农技知识送予群众,推动村内蜜柚、葡萄等产业高质高效发展。四是做好应急处置。网格员兼任村级应急管理员,常态化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风险识别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救援等工作,以实际行动在防汛抗旱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五是做活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常态化为主线,从村民群众的需求出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设立红黑榜,开展优秀网格员评选等活动,通过典型示范,引领社会新风尚。
黎江村通过党建引领“345”工作机制的深入实施,在乡村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未来,黎江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探索乡村治理的新路径、新模式,让乡村治理的成果更加丰硕,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向着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奋勇前行,书写乡村发展的崭新篇章。(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象形乡人民政府 谭志强 周治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