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南京市第二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开幕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4-09-23

改革网讯  南京市第二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开幕式在锦创书城举行,本届宣传周的主题是“赓续文脉传承建设现代文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出席并讲话。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市社科院院长曹劲松宣布南京市第二十一届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开幕。基层社科联代表,社科普及基地代表,社科学术社团代表和市民代表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围绕年度主题,全市各单位将在宣传周期间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科普及活动,其中,重点打造20项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发展成就、契合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富有地方特色的社科普及重点活动,为市民朋友送上人文社科大餐。 

曹劲松在致辞中表示,南京文化多元融合、文化遗产遗存星斗、文脉绵长,南京具备许多得天独厚的人文社科资源,南京古今交融的民俗民生“烟火气”浓郁、“潮生活”精彩,要让南京元素成为社科普及的不竭源泉,探索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延续城市文脉,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民族血脉,把握历史动脉,在南京沃土中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新探索,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南京新篇章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张新科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认为“南京社区科普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院”通过深挖南京特色、凸显南京元素、厚植南京文化,传承南京文脉、丰富文化供给、赋能美好生活,积极探索推动中华文明弘扬发展、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的“南京路径”。张新科指出,深入推进南京社会科学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要凝心铸魂,把稳养正气、接地气的社科普及“大方向”,二是要守正创新,构建多场景、南京味的“大时空”社科普及,三是要创新机制,构建深协作、广参与的“大社会”社科普及。

为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推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在保护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探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践路径,南京市社科联“南京社区科普大学”在南京城墙博物馆挂牌成立“南京社区科普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院”。开幕式上,举行了“南京社区科普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院”揭牌仪式。

社科普及基地是依托社会力量建设并具有较强集聚、带动和辐射作用的社科普及阵地,是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市社科联启动了第十三批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申报评选工作,现场还向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图书馆等10家新命名的市社科普及基地授牌。截至目前,市社科普及基地的总数已经达到了68家。此外,现场还为社会各界代表赠送了市社科联牵头策划出版的《大观南京》名家社科普及系列丛书(第二辑)。

为加强新时代科普能力建设,更好发挥社科普及在价值引领、文化传承、知识传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强社科普及的新媒体传播力,市社科联今年面向全市组织开展了“行知南京美善生活”南京市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活动,经征集与评选,评出一等奖2部、二等奖5部、三等奖10部。现场进行了部分获奖作品展播。

2023年以来,南京市社科联坚持导向引领,名家科普提振理论宣传成效,组织引导人文社科名家参与各项重点社科普及活动、平台和载体建设,聘任卢海鸣、吴小宝等15位社科普及名家公益导师,推出了“阅美南京”“文都百家言”“城贤讲坛”、《大观南京》等一批名家栏目和精品读物,讲深讲透讲活南京故事背后的“真理力量”;立足南京深厚人文资源禀赋,科学统筹布局,深化社科普及平台阵地建设,持续深化“市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活动品牌建设,先后创建南京社区科普大学和南京社区科普大学南京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学院,优化社科普及基地管理服务和布局,基地总数量达到68家;以互联网思维、融媒体视角谋划和推进社科普及工作,巩固壮大奋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流思想舆论,以“南京社科普及”抖音账号原创精品大流量弘扬正能量,推动社科普及优质内容通过“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金陵百家”微信公众号等“触网上云”,举行“行知南京美善生活”南京市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完善资源整合和社会协作机制,加快构建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资源共享的新时代社科普及新格局,推动社科普及工作提质增效。

附:第十三批南京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名单

金陵科技学院动漫图书馆

高淳地区革命史展馆

明孝陵博物馆

钟山文学馆

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

宁海路街道海洋国防教育馆

丁山社区“红色记忆”电影文化馆

江宁区博物馆

南京直立人化石遗址博物馆

江宁水-PARK科技馆

附:“行知南京美善生活”南京市首届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

1.《非入寻常百姓家》

2.《穿越时间“税”道,看一张75年前的毕业证书》

二等奖:

1.《和谐共生,城墙温度》

2.《照亮》 

3.《高淳民歌科普—插秧》

4.《品金陵韵,觅太白风—何以中国听我说》

5.《金陵绝唱》

三等奖:

1.《如果税收文物会说话》

2.《非遗江宁—牙雕琢心》

3.《趣说茶百戏》

4.《葫芦洞传奇》

5.《门启四方—关于聚宝门的那些事儿》

6.《史海沧桑—南京城墙》

7.《金融消费的智慧旅行》

8.《“砖迹”—南京扬子饭店之新生》

9.《“一花一世界”—南京绒花制作技艺》

10.《愚公品金陵》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