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作者:刘剑时间:2024-09-02
改革网讯 (通讯员 刘剑)8月26日,值此2024年全国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之际,全国优秀科技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考察观摩暨安固里淖治理开发十周年成果汇报会举行。
本次大会主题是“科技特派员赋能乡村振兴”,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有关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发挥广大科技特派员作用,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自2013年经科技部推荐牵线,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张春银主持治理的河北省张北县安固里淖干涸盐湖成为全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张春银在盐碱地改良领域勇闯“以种适地”新路,探索出中国重度盐碱地治理的新路子。
图为张春银陪同优秀科技特派员及领导参观考察治理后的安固里淖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表示,张春银用一己之力实现对盐碱地的改造和治理,专啃“硬骨头”,令他很是感动,他为此破格在张春银的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赵院士说,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超过5亿亩,其中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近2亿亩,张春银行利用海蓬子、碱蓬种植的模式进行盐碱地生态治理,对我国广大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及“三农”发展意义重大。
与会的多位科技特派员认为,张春银十年如一日攻关治理盐碱地,将安固里淖十万亩干涸盐湖实现绿色覆盖,创造了干涸盐湖变绿洲的生态奇迹,功莫大焉。
“以种适地”探索盐碱地治和盐土农业的新路子
土壤是人类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土壤的盐碱化问题给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带来了较大危害,造成土壤质量严重下降及大片草场退化等严重后果,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土壤盐渍化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国内外对此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内对盐渍土改良利用也有100多年历史,归纳起来,主要有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措施等传统模式,缺点是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国外对盐碱土的研究在20世纪初,主要对其地理分布、形成过程、类型及发生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九十年代,国内外尝试对作物进行耐盐性状的培育和驯化,培育耐盐植物,直接在盐土上种植,即称为盐土农业。盐土农业的开发利用引起全世界关注,很多盐生植物的利用价值被发掘和评估。
2003年,张春银创办了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培育盐土农业作物新品种并从事盐土农业产业化深度开发的省级(江苏)高新技术企业,从事沿海滩涂治理开发和西北干涸盐湖治理已21年,这家企业开辟了通过培育和种植优良耐盐碱植物,挖掘盐生植物潜力,恢复或重建盐碱地生态系统,直接利用盐碱地的新途径。
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立足于发展盐碱地育种这一重要技术环节,锻造高耐盐植物种子“芯片”,提高“以种适地”的创新技术水平,充分挖掘盐生植物潜力,推进地种互促,恢复或重建盐碱地生态系统,发展盐土农业和生态产业,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变废为宝,实现“咸水能灌溉,盐湖能种菜;与淡水不争资源,与农牧不争良田”,促进盐碱地区农业和生态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位于江苏盐城沿海滩涂,得天时地利之便,公司首先在沿海滩涂开发盐土农业研究工作,并以多项成果、品种权、专利及配套技术,形成了盐土农业技术新体系。该体系改变传统盐土改良先降低土壤盐碱再进行农业牧业生产的模式,克服了其投资大、周期长、效益低的弊端,适宜应用我国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滨海盐土。
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探索东部沿海滩涂综合治理的成果和经验应用于治理盐湖荒漠获得成功。2008年开始参与韩国生态和平亚洲(NEO)项目在内蒙开展了查干诺尔盐碱干涸湖盆治理项目,提供绿海碱蓬1号试验种植5000亩,2009年种植15000亩,2010年种植20000亩,形成大片绿色覆盖,获得巨大成功,开创在西部盐碱荒漠种植盐生植物并收到明显生态效益的先例。
深度治理安固里淖干涸盐湖
安固里淖,蒙古语是“有鸿雁和水的地方”,它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素有“坝上明珠”美誉,被称为“华北第一大高原内陆湖”。2004年,千百年来碧波荡漾的十余万亩高原内陆湖泊彻底干涸,变成一片白花花、寸草不生的盐碱地。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盐碱地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华新说,近年来,张北坝上地区自然生态迅速恶化,连续多年大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350毫米,加上当地人在生产活动中严重超采地下水,过去200多个湖泊已所剩无几。
安固里淖盐碱湖盆 PH值超过10,盐份是海水浓度的两三倍。干涸的盐湖周边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并以每年20%的速度向四周蔓延。安固里淖与北京的直线距离只有143公里,且海拔比北京高1250米,是北京出现盐碱尘暴的源头之一,被称为“悬在北京头上的一盆沙”。
为此,通过科技部有关人员的牵线搭桥,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张北县政府多次互访、沟通,开始实施安固里淖干涸盐湖生态治理项目。
2013年5月,张北县政府以《县长办公会议纪要》形式明确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的“干涸咸水湖生态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承诺1万亩试点成功后全面推广。
2013年11月,在试点成功后,张北县政府与盐城绿苑盐土农业科技公司签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张北县政府承诺保证该公司行使盐湖生态治理区域10万亩的土地使用权。
2013年12月,科技部、河北省科技厅等组织专门小组赴试点现场考察,并形成专题会议纪要,对项目技术创新及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2014年2月,公司正式与张北县政府签定安固里淖干涸盐湖合作治理开发协议。
至此,安固里淖盐湖生态治理全面展开。从2014年双方签订合作开发协议至今已达10年。
张春银带领团队把人才、资金、技术,不断向这片不毛之地汇聚。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高密度种植耐盐碱先锋植物绿海碱蓬1号等多种耐盐碱作物,解决了在重盐碱土里种植的技术难题,并抵御了寒流、沙尘暴和干旱的多重威胁,加速干涸盐湖的生态系统恢复。
如今,这颗盐湖治理的“江苏种子”已在安固里淖生根发芽,实现对十万亩干涸盐湖的“绿色覆盖”,湖盆PH值降到9以下,创造了生态奇迹。2020年9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安固里淖的植被有65种,草原等级达到中质中产,有约一半区域的物种多样性较丰富。生态改善,也为当地发展食品加工和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2015年,当地种植的碱蓬、海蓬子被列入国家新资源食品特色蔬菜名录。
图为治理后的安固里淖水草丰美、一片绿色覆盖
中国工程院尹伟伦、郑绵平两位院士领衔的专家组对此项目给予充分肯定,他们认为,“该项目兼顾了生态恢复与产业开发,在干涸盐湖植被恢复与生态治理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干涸盐湖耐盐植物的植物盐、青汁粉等产品开发上具有国际领先水平。”
国农科技特派员创新服务联盟理事长白启云说,张春银带领的江苏团队,把高质量论文写在了白茫茫的盐碱地上。
十年的艰苦努力,美丽的安固里淖又回来了,这是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生态和生产、治理和利用,短期和长期三个并重原则的具体实现,也是盐土利用又一次创新、发展和成功实践,是我国盐渍土治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