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淮安市创建城市管理示范市展示更好的“象征意义”

来源:改革网作者:怀存管时间:2023-11-15

改革网讯(通讯员 怀存管)淮安是“全党坚守信仰楷模”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市创建城市管理示范市领导小组,坚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淮安殷切嘱托10年再出发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的“象征意义”。贯彻好市委、市政府“跨越赶超”创建的要求,深化对江苏省创建“办法和标准”的理解,深度把握精管善治的特色塑造硬条款,深固本地创建特有的发展优势,推动城市“面子”“里子”与时俱进,治理从“案例”到“范例”的跃升,高标准交上城市管理示范市创建“淮安篇章”的高分答卷,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管理的宏伟目标在周总理家乡呈现现实模样,为周恩来这个光荣不朽的名字增光添彩。

上图:举办“垃圾精准分类,培育良好习惯”公益开放活动 

一、坚持高位协调,压实创建责任链条。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示范市创建工作,坚持把创建省城市管理示范市、示范县,作为展示区域城市综合实力和整体管理水平的提升机遇,与城市营商环境建设、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等重要荣誉示范一体统盘谋划,加以思考推进。史志军书记、顾坤市长坚持参加全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点评调度会暨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县)创建工作推进会。盯实“以长效保障创建、以创建促进长效”等急难险重任务,多次赴实地现场调研,解决重难点问题,压任务、提要求、抓推动、补短板,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效提升、高质高效开展。一是构建推进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淮安市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压实各区政府、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联络员联系牵头责任链条。市领导坚持召开季度推进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召开月调度点评会。季度考核倒数的县区长在大会表态发言,考核成绩媒体公开曝光。市财政每年拿出850万元对成绩好的部门进行奖补。二是明确任务分工。制定了《淮安市2023年创建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工作方案》。依据《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市(县)标准》,认真梳理指标内容,印发《淮安市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督促责任单位落实示范市工作进度。严格对照标准中的否决项、基础项、评价项,逐条自评、逐项完善,确保软硬件指标“双促进、双提升”。三是营造创建惠民。把握创建伟力蕴藏于群众之中的特点规律,聚力引领群众参与,把创建靠民为民惠民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满足群众宜居宜业高品质生活需求,创建过程中发挥更大积极作用。持续营造让群众参与创建的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扎实推进创建城市管理“走在前、做示范”,打造人民满意的城市管理品牌。

上图:举办“锤炼过硬作风,城管执法惠民”比武会操

二、坚持高标推进,创建质效显著提升。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淮安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价值理念,以创建“标准”为尺度,用创建“办法”为准则,统筹推进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治理,让精细管理服务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让城市运行更有序,让城市空间更宜业,让城市生活更温馨。一是空间治理规范有序。规范城市家具设置。编制《淮安市城市家具设置导则》,拆除废弃杆线、电箱、护栏等,对新建道路清江浦区清安路,改造道路淮阴区长江东西路、淮安区海棠大道、经开区珠海路、洪泽区洪泽湖大道、涟水县红日大道等进行试点,严格实行箱体合并、多杆合一,提升城市家具精准管理水平。做好疏导点减量提质,让便民摊点“更规范”。加强户外广告治理。组织开展户外广告“百日整治”攻坚战行动,清理绿化带遮绿广告410处,拆除垃圾箱广告1792块、非机动车护栏广告757处,拆除高炮广告19座,拆除楼身广告1033处,拆除楼顶独体字452处。垃圾箱广告及非机动车护栏广告已经清零,全部拆除住宅小区楼顶独体字,市区两级“城市天际线”更加通透,实现了视觉清朗、环境清新、轮廓清晰。开展高架沿线环境整治。对高架沿线1000米范围内进行专项整治调查摸底,印发《淮安市高架沿线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对沿线的47个地块裸土进行整治,全面清理积存垃圾,对裸土进行覆盖及绿化提升,打造了9个体现淮安“四水穿城、河湖交错”的城市特色节点,提升了淮安城市“秀水灵动”的品位。开展老旧小区外围空间治理。印发《淮安市老旧小区外围空间整治行动方案》,培树市域治理样板,带动整体提升。改造201个老旧小区外围整治,实施100个精品亮点工程,创建奥体中心广场等17个精品广场、御码头公厕等12个精品“网红公厕”。二是末端治理能力提升。坚持市场化运作,政府突出从严监管,环卫“见底色、无杂物”深度保洁作业考核。投资5.52亿元,建成王元垃圾场征地项目,建设光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扩建项目。巩固“城市公厕”革命成果,794座环卫公厕有二类公厕582座,占比73.3%。目前,全市1385个行政村共有公共厕所1906座,实现行政村公共厕所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80%。三是市容治理干净整洁。停车秩序明显改观。全区域全时空“城管+公安”联勤联动,即查即处车辆“线外停放、朝向不一、占压盲道”等问题,实现“顺向、有序”规范车辆停放停车;推进静态交通智能化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停车错时共享,新增6000个公共泊位,共建共享缓解停车难。市容环卫责任落实。坚持纾解民忧导向,新修订《淮安市市容管理条例》《淮安市停车场管理条例》《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淮安市农贸市场管理条例》等法规,从街巷、行业、点滴抓起,落实市容环卫门前“三包”责任制,督促沿街店铺、单位履行市容主体责任,保证签约率、履约率、保洁率100%。更有内涵。推进执法服务进社区。践行城管为民,开展文明执法服务,出台了《全面推进物业管理综合执法进小区攻坚行动方案》《物业管理综合执法进小区考核评分细则》《物业管理综合执法进小区站点建设规范指导意见》,厘清城管部门与街道、社区、物管企业的责任清单,建立“城管牵头、部门联动、镇街吹哨、站点执法”沟通联络机制,大市域完成200个执法工作站点、100个综合执法示范小区的建设,打造50个嵌入“执法服务”“红色物业”“垃圾分类”等为一体治理示范引领的综合样板区,有效改善住宅小区宜居环境。即诉即办运转高效。今年城市运管服平台共上报案件189449件,受理185857件,应处置185832件,处置182764件,按时处置180036件,按期处置率96.88%,应结案184876件,结案181549件,结案率98.20%,按期结案181342件,按期结案率98.09%。

三、坚持高攀超强,创建品质发展惠民。淮安市城市管理局扛起“跨越赶超”的初心使命,坚持把人民宜居乐业放在首位,加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市品质功能,把事关老百姓生活的散步健身、见绿看水、养老托幼、闲适巷聚等好资源留给人民,共创美好城市生活,让不同的群体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一是经济发展攀高。淮安市率先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2.08亿元、同比增长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二是筑牢文明根基。巩固发展文明城市创建总指挥一线调度、市领导挂钩联系社区等长效机制,把创建标准要素落细,做实县区、做好市区,做强街道、做靓小区,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硬支撑”,文明城市测评成绩节节攀高。三是打赢生态攻坚。持续构建生态友好环境,深化行业减排低碳,摁住PM2.5和臭氧“双控双减”关键节点,低标排放平均下降20%、40%左右。统筹推进新一轮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涉氟企业专项整治等工作。区域57个断面中,有54个达到或优于Ⅲ类,优Ⅲ比例94.7%。四是推进“无废”建设。以“无废城市”“无废航运”等创建为抓手,将市734家产废和处置企业单位,开展危废规范评估,纳入危废生命周期监管,抓实污染物治理工作。五是保持安全发展。全市持续推进“千警进网格、入户送平安”活动,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突出社会隐患矛盾纠纷,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8.8%,社会治安“人像、车辆、视频”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市域通畅率均达到93%以上,7.6万路感知设备100%标签化治理,重要部位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六是塑造景观品质。淮安市紧贴“四水穿城,五湖镶嵌”的城市格局,厚植“推窗见绿、出门进园、漫步亲水”的惠民理念,重点建成大运河“百里画廊”、古黄河生态休闲带开放连通工程、里运河“四行系统”建设、楚秀园水体岸线治理等滨水景观工程,打造高品质大运河风光带、里运河风光带、盐河风光带、白马湖生态旅游区和洪泽湖古堰景区等滨水景观,提升塑造和美景观系统。建成区城市公园达46个,城市“绿色小客厅”游园100余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35平方米,10分钟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1.11%。城市初步建成水清岸绿的河湖空间,让居者自豪、来者依恋、闻者向往。 

上图:淮安市城管委成员单位现场调研“城管进社区、服务面对面”提升方案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