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9-13
改革网河北讯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重要平台,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群众呼声的窗口。近年来,武安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以创建信访法制化试点为契机,聚焦群众信访诉求,集聚多元力量、凝聚多方智慧,探索实践“三步工作法”,把对信访群众的“帮”和“解”落到实处。
“一个机制”剖麻雀 化解信访难题
武安市坚持“党委统筹、多元参与”原则,进一步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推进预防法治化,落实源头治理责任。
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科级干部、农村(社区)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任网格长,将党员、村民代表、调解员等全部纳入网格,借助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及时发现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制定信访法治化村规民约。把信访工作法治化纳入《村规民约》,作为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实践,积极推广村民自治新模式将依法、逐级、文明、有序信访及平安乡村建设纳入村规民约。目前,全市502个行政村实现了信访法治化纳入村规民约全覆盖。
“一组专班”解难题 疏导群众问题
以北安乐乡为例,该乡地处武安、永年、丛台三县交界,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造成宗族矛盾、土地纠纷等问题比较复杂。北安乐乡坚持党建引领,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推动平安稳定形势持续向好转变。
整合各方力量参与调解,因地制宜成立信访民调“老干队”。成立村级议事会、评理室,强化村监会作用,推动信访工作志愿者、各类协会等第三方社会力量参与化解信访矛盾问题,真正实现难事大家治、无理访大家评。在乡和村吸收乡贤、老干部成立信访民调工作队,充分发挥情况熟、威望高的优势,化解矛盾,处理纠纷,一批多年搁置未解决的案子得到解决。
用心用情稳定难缠钉子户,实心帮扶感化生活困难上访人员。拓宽人文关怀的渠道,善待关爱信访群众,通过各种途径,让信访群众的所想、所需、所急得到关注和安慰,用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的方式争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和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特别是对于有生活困难的信访群众,精准施策开展献爱心送温暖帮扶救助,发挥信访户特长,促使其有经济和社会价值获得感,营造了依法上访、以德化访的良好氛围。
“一套办法”速行动 消除信访隐患
武安市坚持“三早三打”的工作办法,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打早打小打苗头,及时消除信访隐患。
依法规范登记,实现分类处理。对群众反映的申诉求决类、涉法涉诉类、检举控告类、意见建议类信访事项,根据内容和性质,灵活采取教育疏导、落实政策、依法诉讼等举措。职责权限内协调解决不了的突出问题,及时提交上级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实现精准对接、高效落地。
打造智慧信访平台。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将群众通过来信、来访、网上投诉、视频信访等各种渠道的信访事项,全部纳入信访信息系统,建立“网上分级分流→部门限时办理→智能提醒督办→办结回访评价”高效闭环运行机制,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信访服务。
武安市委改革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