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6-13
改革网河北 近日,河北磁县积极推进专家人才入企,协助开展产学研合作,持续推深做实农业产业发展,全力当好乡村振兴排头兵。
专家引导 凝心聚力
由县委组织部专家中心牵头,磁县统筹漳河园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力量,结合原龙岩市农科所首席专家杨立明教授,组成专家服务团队,深入禾下土种业有限公司开展“解剖麻雀”式调查研究和“全覆盖”座谈交流,帮助企业研发出新品种龙薯9号,高产可达8000多斤,解决甘薯产量低、品质差问题。
按照全县农业产业发展需求,该县先后邀请科研院所和高校农业专家38人次走进企业车间,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把脉问诊,竭力排忧解难,解决企业技术难题90余件。
服务引路 解决难题
磁县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组织专家与企业科研人员结成产业发展“结对式”帮扶指导服务,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专家人才企业行”活动20余场,针对企业研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先后召开5届中原脱毒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及育苗、种薯现场观摩会,面对面讲解种植培育前沿的相关知识,推动企业科研人员更新发展理念,积极开展新品种研发、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等,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体系引领 提质增效
磁县将帮扶专家的资源清单与企业的需求清单精准匹配,形成“专家人才+精准指导”的常态化培育、服务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已培育出黄金薯1号、黄金薯3号等多个具有鲜明特色鲜食甘薯品种,年产脱毒组培苗2000万株、脱毒种薯1500余万斤、脱毒种苗5亿株,销售覆盖全国、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较大的脱毒甘薯种薯、种苗生产基地,年度解决乡村富余劳动力40000人次,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机制引航 增添动能
磁县积极发挥全县人才和资源优势,创新服务方式,灵活开展合作攻关、技术咨询,突出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四个关键内容,明确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构建以工作实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标准体系。
变“输血”为“造血”,引导专家人才大力培育本土人才,该县累计举办18期各类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授课、操作示范和技术服务等方式,500余人次学习掌握了种植栽培技术。组织部定期对专家服务团队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确保专家服务活动取得扎实成效。
磁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