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广平:以改革创新赋能基层治理 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来源:改革网-河北作者:时间:2023-06-12

改革网河北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近年来,广平县围绕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持续深化基层治理改革,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网格聚力、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治理模式,以改革创新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和各方面,打通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党建引领 五级共治

坚持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地位,构建多方参与的共建、共治社会的现代化治理格局。为了有效解决组织引领不具体、不系统、不精准的问题,建立基层党建责任清单,明确各级党组织抓社会治理责任。县委、县政府与7镇、70个县直部门签订平安建设责任状,县委政法委与4个涉铁路乡镇党委、政府包括16个涉路村党支部签订了责任书,组建了以镇村和县直部门党员干部为骨干的约500人党员平安志愿者队伍,形成党组织主导,县委、县政府、镇、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综合治理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五级共治”工作格局。

三级平台 六联治理

该县坚持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风险联控、工作联动、问题联治、平安联创,全面加强县镇村三级矛盾联调平台建设。改造提升县级和7镇综治中心,建设县综治网格信息化调度平台,强化镇级综治视联会议和视频监控系统,增加接待室、调解室自身功能。进一步发挥“一委一庭三中心”(群众工作委员会、乡镇法庭、群众工作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解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战作用,完善乡镇“两所一庭”(司法所、派出所、法庭)联调机制。

目前,全县169个行政村均成立治保会、民调会和巡逻队,配备人民调解员500余名,打造联调联动,职能互补、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的制度体系,有效解决矛盾纠纷不衔接、不畅通、不协调的问题。

精准精细 网格排查

依托网格阵地,压实网格责任,构建全民参与、责任捆绑的网格化基层治理模式。广平县将县、镇、村划分为“三级网格”,169个行政村共划分为876个片区,在试点村探索推行“一长四员”工作模式,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网格长”,协同网格片区内的网格员、驻村指导员、义务调解员、联防员,统筹做好信息采集、矛盾化解、治安巡防等工作。

同时,开展矛盾隐患“日排查”、信访信息“零报告”,精准、及时化解可能激化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有效解决基层管理服务力量分散、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技术创新 智能治理

积极将现代科技引入社会治理领域,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该县深入推进“网络化、阳光化、智慧化”法院建设,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深化检务公开,提升办案、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新“群众家门口的户籍室”“民警双向监督微信群”“警务竞技擂台”等新一批警务模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拓展“雪亮工程”覆盖面,建立综合性合成作战室,推动800路高清探头接入公安主平台。目前,已经完成城区、镇村及公路沿线摄像头资源整合,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同时,将综治中心单一的视频大屏建设成集视频监控巡查、视联会议调度、网格平面展示、网格(指导)员视频连线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综合调度平台,实现对169个村级网格服务管理工作全局化分析、常态化督查、实时化交办,推动社会治理从简单粗放向精准精细,从被动解决向主动应对转变,有效解决服务不便民、研判不精准、应对不主动的问题。

通讯员/尹寒玉张少静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