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河北

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网>

河北广平:设立“委员接待岗” 畅通“政治协商路”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3-06-06

——县域政协机制改革完善纪实

改革网河北    今年以来,河北广平县聚焦深化政治协商机制改革,推进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机制,创新设立“委员接待岗”,实行定题、调研、协商、反馈、落实环推模式,引导委员积极投身到协商民主、基层治理一线,用好协商议事“小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大合力”。截至目前,广平县共征集议题30个,深度调研8次,协商16次,反馈意见200余条,督促落实实事36件,惠及群众万余人。

让协商体制从“计划”变“落实”

广平县坚持把党的领导体现在民主协商的全过程,成立的4个功能型党支部,按照“党委领导、政协搭台、各方参与、服务群众”的工作思路,构建“主席会议成员—常委—委员—群众”纵向联系、面上拓展、系统指导体系,优化《党员委员联系制度》《协商议事规则》等8项制度,明确了基层协商的参与主体、操作程序、具体形式和成果运用广泛征集协商课题,畅通党政点题、政协选题、委员荐题等多种方式,对基层协商活动的组织、指导、服务更具体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工作“纸面”落到“地面”

让协商形式从“盆景”变“风景”

遵照“不建机构建机制”原则,广平县建立政协委员工作联络组,打造特色规范的协商议事室按照“有场所、有标志、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记录、有固定成员”的六有标准,在各镇和社区设立“委员接待岗”,健全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每名委员每年至少联系3名以上界别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

广平县通过“委员接待岗”协调职能部门、乡镇干部、群众代表开展问题协商,拓宽了委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方式,让协商解决问题走近群众、成为常态,解决劳务欠薪纠纷小区充电桩落地难、农田抗旱难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和困难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让协商问题从“分歧”变“共识”

“委员接待岗”成员坚持便民利民原则,以协商议事为抓手,采用会议协商、网络协商、书面协商、电话协商等多种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庭院开展一线协商

为了使议事协商规范化操作、高效化运行,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化解分歧,建立了“大事大议、小事小议、急事快议、难事众议”机制成员严格落实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研究落实“六步协商议事”工作法,形成“谁来协商、在哪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协商成果如何转化”的基层协商议事体系

目前,“委员接待岗”累计开展协商议事30余次,达成共识40余项推进了2个路口设置简易红绿灯、6个农村环境治理、15条街巷硬化等问题迎刃而解。

让协商过程从“高大上”变“接地气”

广平县坚持“不调研不协商”的原则,依托“委员接待岗”,建立以“政协委员+”方式,涵盖100余名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乡贤人士的协商人才库,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心沟通,了解民生反映民意“高大上”的协商充满“烟火味”和“泥土气”

目前,“委员接待岗”提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提升水系灌溉面积等意见建议30余条,县城新增停车位1000余个,强力打造食用菌优势特色产业,农村水系增加地表水灌溉面积8万亩。

让协商从“嘴上说说”变“触手可及”

协商工作重在落实、贵在成效。广平县聚焦提案落实研究制定《督办制度》,建立领导协调、科室负责、专人督办、限期反馈的督办落实机制,科学制定督办方案,下发督办通知,全力推进督办落实。

“整治校园周边餐饮安全”为,教育界委员协商市场监管、文教卫生等部门,形成“关于加大对学校周边流动摊贩整治力度的建议”,并明确21名委员担任特邀监督员时监督全过程监督确保了提案建议落地落实,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据了解,广平县政协“委员接待岗”的立,有效推进了政治协商工作向基层延伸,践行了“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协商议事理念,有效疏通了老百姓心中的“堵点”“痛点”,已成为党委政府回应群众关切、化解矛盾纠纷,凝聚共识、汇集众智、推动工作、实现和谐的“金钥匙”。

通讯员/刘卫华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