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石家庄改革作者:时间:2023-06-05
近年来,平山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始终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2021年,率先在全省探索碳中和景区模式,经过不断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县内黄金寨景区获评河北省首家“碳中和”旅游景区。
立足自身优势与实际,积极探索碳中和景区模式
从资源禀赋来说,平山旅游资源丰富,拥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0家,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同时,平山是石家地区林草资源第一大县,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68%,驼梁、天桂山、西柏坡、黄金寨等景区均位于山体之上,探索碳中和景区模式具有天然优势。从发展实际来看,平山拥有“世界500强”企业敬业集团,形成了以钢铁为主的产业结构。
近年来,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动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大力支持敬业集团承包荒山,开发并运营黄金寨、迪山云顶、民俗风情园、缥缈间温泉度假村、野生原度假村等景区,探索利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实现碳中和目标,促进非钢经济发展。
2022年7月,平山县林业工作站联合西柏坡新能源有限公司,研究制定了《平山县林业碳汇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以碳汇造林方法学为指导,对黄金寨等景区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和修复荒山工作,最大限度增加碳汇量,实现了环境美化和节能减排“双目标”。黄金寨原生态旅游区荣获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和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颁发的碳中和证书。同时,黄金寨景区实现碳中和,首次参与碳交易,也为未来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创新交易模式与运营,不断提升景区碳中和能力
在创新森林碳汇交易模式上,以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为试点,探索借助互联网和数字化工具,搭建碳减排量社会化销售平台,游客在购买景区门票时可自愿通过碳减排量销售平台购买河北省降碳产品,完成此次游览碳中和。景区对贡献者颁发游览证书并登记成册,激发广大游客主动参与碳中和活动的积极性,促进碳汇资产价值实现与红色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平山县“两山”转化模式。
在探索实现景区碳中和运营上,以黄金寨景区为试点,采用碳排放核算-碳汇减排量核定-碳交易抵消-碳中和申明的模式,通过收集温室气体排放和碳汇减排数据,核算编制温室气体排放信息报告。景区全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63吨,种植具有碳汇优势的树种共24.6万棵,面积达53.7万平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484吨,剩余379吨碳排放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购买服务并进行抵消,顺利完成年度碳中和运营活动。
发挥项目价值与效益,扎实推进碳中和景区实践
经济效益方面,平山县通过探索碳中和景区模式,进一步增加了森林经营者收入,解决了景区周边剩余劳动力,巩固提升了森林增汇潜力,有力促进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同时,景区游客购买碳减排量所得碳汇交易收入主要用于石家庄地区林业碳汇项目维护、新造林、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方面,进一步实现了林业碳汇的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现实意义方面,石家庄市符合林业碳汇开发要求、能够实现碳市场流通交易的林地仅占总体林地面积的5%左右。
平山县探索开展碳中和景区项目建设,是开启全省、全市自愿实施碳中和、碳抵消的一次有益实践,打破了传统意义上对森林价值的认识,进一步推动开发了石家庄林业碳汇方法学,对于破解大多数林地具有固碳功能却难以参与碳交易的难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