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武城:传承保护文化遗产 千年运河古韵新生

来源:新华网作者:时间:2023-02-23

image.png

近日,在德州市2023年民间文艺(非遗)展演上,武城县选送的抬花杠荣获一等奖。

这是武城县传承保护大运河文化的一个缩影。大运河穿武城境而过,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大运河沿岸文物点25处,非物质文物遗产16项,约占武城历史文化遗产总数的50%,其中四女寺枢纽、达官营清真寺、抬花杠、运河船工号子、古贝春酒传统酿造技艺等历史价值、研究价值、保护级别较高的遗产点均分布在运河河道附近,是研究大运河文化的宝贵资料。”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赵立军介绍。大运河武城段主要由卫运河组成,全长62公里,历史上是南北物质交流的纽带,留下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摸清运河文化家底,才能谈下一步的传承保护。

近年来,武城县积极开展运河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通过普查共登记包括历史遗迹、红色遗产、古民居、古树名木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各类文化遗产190处,基本摸清了武城县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和保护现状。目前,武城成功申报获批省级以上文保单位5处,公布省级非遗项目3项,市级非遗项目13项,县级非遗项目41项。

依托运河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路径。武城县以大运河文化遗产和伴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统筹各类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武城优秀传统文化新名片。

2022年,山东省发布《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武城县作为南运河的起点,把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内容作为新的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同年4月,随着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开启,京杭大运河迎来100多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2月18日至19日德州举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德州)论坛,主题为“原真古貌 创新传承”。作为平行活动之一,武城县举办“大运河主题文艺创作座谈会”,多位国内知名文艺专家,走进武城,调研大运河文化挖掘保护情况,并召开文艺创作座谈会,探讨如何运用文学艺术形式深入挖掘传承弘扬运河文化,打造大运河德州品牌。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