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推动氢能技术标准化与规模化应用

两份氢能研究报告在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发布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时间:2025-07-16

□石琳琳

7月14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北京拉开帷幕。来自全球30余个国际组织和66个国家的1000余名代表参加了当天举行的开幕式。

在5天的会议中,将举办2场大会报告会、34个主题分会场、900余场前沿报告等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届时,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等全球6大洲66个国家的近5000位产学研各界领军人物,将直面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产业链重构等全球性课题,共享前沿技术与开创性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传统化工产业如何适应新的需求转型升级。

开幕式上,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两部氢能领域重量级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报告2024》《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发布。“两份《报告》的发布为产业提箱’广告供了从技术到政策的‘工具。”中国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毛增余在致辞中表示,氢能作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方向,其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布两份《报告》,旨在为行业提供权威参考,推动氢能技术标准化与规模化应用。

《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现状与路径研究报告2024》由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组织编写,探讨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最新进展、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政策保障建议。

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中能建氢能研究院院长助理李福建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要求。针对行业面临挑战和障碍,他提出4项政策建议:一是构建全国层面可再生能源制氢支持政策体系,二是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关键技术攻关和标准体系完善,三是制定能源制氢财税激励政策,四是推动各地区创新可再生能源制氢管理机制。

《中国氢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24》由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牵头,联合30余家龙头企业及科研院校历时一年编撰完成。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宇在会上系统介绍了该《报告》的编写背景、核心内容与创新亮点。围绕氢能制、储、输、用产业链等“四大环节”,《报告》从技术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对比、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水平、国外技术水平等“四大研究维度”,提出技术创新研发力度、技术攻关长效机制、绿色氢基能源认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先进技术示范引领等“五大核心观点”。

张宇表示,该《报告》不仅绘制了我国氢能产业链技术全景图,预测了氢能在交通、化工、能源、冶金领域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氢能产业链发展提出5项建议:一是加大技术创新研发力度,强化全球知识产权布局。二是建立技术攻关长效机制,加强跨领域联合攻关。三是推进绿色氢基能源认证,提升全产业链绿色价值。四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提高国际产业链分工主导权。五是加强先进技术示范引领,推动一批试点项目落地。

活动现场,氢促会还发起了《关于推动开展氢能公众传播的联合倡议》。呼吁各界共同打造权威易懂的科普矩阵,构建全场景信息触达网络、多方联动的传播生态,加强氢能知识的传播。倡议书强调,通过跨界合作消除信息壁垒,助力氢能成为绿色转型的“新引擎”。

此外,与会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术成本持续下降,氢能将在交通、工业、储能等领域加速渗透,成为全球能源体系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未来,需进一步强化国际合作,构建开放共享的氢能生态,共同迈向零碳未来。

据悉,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已在西北、华北等地规模化落地。下一步,行业将重点突破低成本电解水制氢、安全储运等关键技术,推动氢能进入商业化应用快车道。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