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大庆:加速织就“大健康”防护网

来源:作者:时间:2025-07-14

□ 沈艳茹

□ 本报记者 袁小峰

提升医疗服务能级、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打出便民“组合拳”……“十四五”以来,黑龙江省大庆市卫健委迎难而上、改革创新,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持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筑牢健康根基,加速织就覆盖全域、公平可及、优质高效的“大健康”防护网,守护着市民的幸福安康。

“以前做个检查得跑上跑下,现在出了诊室就能做,省时省力。”近日,记者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医技楼内,见到了患者李女士。刚刚完成乳腺钼靶检查的她,对就医流程的优化赞不绝口。这座拔地而起的5.4万平方米大楼,作为黑龙江省“百大项目”,正用智能导诊屏、集中式诊疗区,让每一位患者感受“家门口省级医疗中心”的“温度”。

自2024年8月投用以来,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医技楼就像一台精密运转的“健康引擎”:220个门诊诊室一字排开,27个诊疗区功能集中。“高峰时段我们200名医生同时坐诊,接诊能力大幅跃升。”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部主任邵亚军介绍,门诊医技楼运行至今,接诊患者数已近200万人次,辐射大庆市乃至周边患者。更暖心的是,身披红马甲的志愿者们穿梭在人群中,搀扶着无陪护的高龄老人,从挂号到取药全程陪同,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就医环节。

大庆油田总医院的蝶变,只是大庆市“十四五”医疗升级版图的一角。该市中医医院特色重点医院如期启用,第三医院在全省精神专科医院绩效考核中拔得头筹,启动第五医院职业病防治院建设……在“十四五”医疗机构升级进程中,大庆市卫健委聚焦重点专科建设,引导资源合理配置;实施“一院一策”精准发展战略,量身定制各医疗机构发展路径;建立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对医疗服务全流程的监管与评估;推动医疗创新与人才培养,吸引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医学人才,多措并举推动全市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如今,大庆市创建了8个国家级重点专科,34个省级重点专科、90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新成立19个市级医疗质控中心,人民医院获评国家高级卒中中心,龙南医院生殖辅助中心建成运营。这些成效的取得,筑牢了该市区域医疗高地,提升了医疗服务能级。

据了解,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下去”,是大庆市“十四五”时期健康布局的关键一环。为此,大庆市卫健委不断推进三甲医院“包县”帮扶、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工作,实现了全市公立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10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355家所辖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均开展了静脉注射服务,打通了患者看病就医的难点、堵点。建成13个三甲医院“基层名医工作室”,医共体建设多项指标全省领先,中医馆实现全覆盖。四县均实现100个病种诊疗目标,3所乡镇卫生院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占比全省最高。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聚焦百姓就医“急难愁盼”,大庆市卫健委还打出了一套“便民组合拳”:36家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让患者告别重复检查;17家助产机构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线上通办,新手爸妈办手续不用东奔西跑;59个便民门诊、延时门诊,为上班族和慢病患者提供更便捷的诊疗服务。这些改变,让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及住院费用下降,患者平均等候时间缩短,实实在在提升了就医幸福感。

在公共卫生领域,大庆市同样走在前列。疾控体系改革经验在黑龙江省推广,46所二级以上医院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传染病智能监测与应急指挥平台24小时守护城市健康。免疫接种网上预约开放43万个号源,新发现丙肝治疗比例位居全省第一,市级托育服务中心即将落成,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妇幼中心成为全国婚前保健特色专科等等。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