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7-09
本报讯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也是我国提出“双碳”目标5周年。7月4日,在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主办的“能源中国——全面加速绿色能源转型推动协调发展”活动上,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我国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谈及“十五五”及更长一段时间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认为,我国的“双碳”目标明确可信、长期稳定。我国经济近年来稳定增长,绿色低碳产业的快速崛起功不可没。未来要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这样才能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增加研发投入、持续增强竞争力。
“可信的目标激励可以有效引导市场参与者的长期预期,让最有创新活力的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参与者,激发创新从而快速形成规模经济。”刘世锦表示。
对此,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表示,新能源科技产业革命的“主战场”在中国。中国依托比较优势,通过产业化、研发迭代的过程,推动了全球能源转型成本下降,站在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位置。“中国拥抱了这次产业革命,成为这次科技革命的参与者、践行者。”
就我国而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电网建设正稳步推进。未来5年至1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保持长期高速和中高速的增长态势。然而,大规模超高比例的电力设备接入、极端天气增多等情况,使电网面临诸多挑战。为此,必须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构建新型电网。
作为推动能源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储能发展备受关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表示,过去一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历史上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迎来历史性时刻,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今年,虽然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但我国储能有望在攻坚克难中继续高速发展,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去年,我国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137.9吉瓦,同比增长59.9%,占全球市场37.1%。新型储能项目累计功率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吉瓦,占全球市场47.3%。
展望未来,俞振华说,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预计将突破100吉瓦,达112吉瓦至125吉瓦。新的一年,我国储能有望在攻坚克难中继续高速发展,虽然国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增加,但总体将从规模化发展向全面商业化转变。
(张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