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7-09
改革要点
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浪潮下,传统“人力服务型”政务模式面临响应慢、效率低等问题,数据安全风险也成为制约政务服务数字化深入推进的瓶颈。在此背景下,内江隆昌市紧扣《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以“技术驱动、安全可控”为原则,依托“甜成办・隆畅通”政务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政务服务从基础“能办”向智能“智办”升级,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
创新举措
(一)技术筑基,保障安全
隆昌市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支撑,部署AI大模型智能中枢,融合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技术,为企业开办、社保医保等全量事项赋予智能服务能力,实现办事流程自动化解析与精准引导。同时,搭建自主可控的政务AI算力平台,采用“数据不出域、计算不落地”模式,确保政务数据采集、存储、计算全流程安全可控,从底层筑牢智慧政务服务根基,解决传统政务数据共享的安全痛点。
(二)场景驱动,多元服务
文旅服务上,整合景区数据,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智能规划系统,依据游客偏好生成主题旅游线路;政务服务中,构建全量事项知识图谱,实现办事指南“秒答”;政民互动时,设立7×24小时智能客服,解析政策文件形成“问题解答库”,日均分流超60%人工咨询,准确率达95%。
(三)机制创新,协同联动
隆昌市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服务网络,在镇(街道)、村(社区)铺设政务服务终端,实现材料智能核验与跨部门协同审批,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组建AI导办团队,形成“线上智能导办+线下专员辅助”双轨服务,打造“预审—办理—归档—回访”全周期闭环,确保复杂事项“有人帮、能办成”。
突出成效
服务效能显著升级。AI大模型与知识图谱融合,事项办理指南精准匹配率达95%,群众咨询响应从平均8分钟缩至10秒内。
群众体验大幅优化。智能客服解决诉求超8000件次,满意度100%;文旅智能规划推送线路3600余条,景区客流增长25%。
数字治理成果斐然。2024年政务服务好评率居全市前列,吸引13家企业落地,形成“技术赋能政务、服务反哺经济”良性循环,为西部县域智慧政务建设提供可借鉴的“隆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