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5-26
本报讯记者王春华报道“‘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领域深度融入国际标准治理体系,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标准国际化发展贡献了交通力量。”近日,在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表示。
近年来,在铁路轨道、集装箱等方面,我国推动发布18项国际标准,另有18项国际标准获得立项,有效推动了中国技术融入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外文版体系更加完善。为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125项涉及多领域、涵盖多语种的标准外文版发布,应用于印尼雅万高铁、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
标准国际化合作范围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与7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国际机构签署了125份合作文件,各类双多边合作机制有效运行。
参与标准国际化治理能力持续增强。去年,我国在智能航运、机械储能、文化遗产保护、创意数字设计等方面新增了一批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主席和相关秘书处。截至目前,累计推动超过1.4万名中国专家注册参与标准国际化工作,通过持续培养“懂技术、通标准、精规则”的标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标准国际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