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首届农村能源行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来源:改革网作者:徐浩茗时间:2025-04-24

改革网讯 2025年4月23日,首届农村能源行业发展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主办,以“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聚焦农村能源革命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围绕农村能源民生工程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低零碳乡村建设、农村新能源产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度研讨,来自政府、科研、企业等机构单位的负责人和特邀专家学者,以及协会会员代表共500余人齐聚一堂,共商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石元春院士通过视频表达对大会的关心,强调农村能源在乡村振兴中的战略地位,呼吁加快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与应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教授宣读江亿院士书面寄语,强调利用农村丰富空间资源和生物质资源,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是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等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讲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就“大力推动农村能源革命”做主旨报告,指出农村能源革命是助力乡村振兴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他强调,农村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具备发展分布式能源的天然优势,如开发以县城为单元的风电、光伏发电,推动“整县配储”,结合集中式与分布式构建低碳能源网络,既能实现能源自给消纳、降低配电网成本,又能依托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制造业,让农民成为能源“产消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秦中春研究员就“适应新时代新征程要求谋划抓好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做主旨报告,指出新时代新征程需从人口、财富、文化、生态、社会秩序等维度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民生工程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产业就业、现代生活方式等内容。针对秸秆处理难题,提出探索生物天然气发展新政,建议设立绿色配额指标,推动秸秆利用与能源转型结合,以促进乡村生态治理和绿色发展。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白泉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所副所长孙永明研究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任东明研究员、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丛宏斌研究员、中国沼气学会副理事长李景明研究员、北京化工大学刘广青教授等专家分别围绕农村能源转型与零碳能源输出、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我国节能降碳形势与碳排放双控制度展望、国际“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源技术与产业创新融合动向、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与政策调整方向、科技赋能低碳乡村建设、新时期对农村沼气事业再思考、农村能源技术与产业走向国际等作主题报告,分析行业趋势,提出宝贵建议。

大会举行了“农能碳乡兴业惠民生态圈”启动仪式。据了解,该生态圈聚焦能源结构升级、产业生态重构、环境治理优化与民生福祉提升四大维度,通过聚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利益方资源,打造农村低零碳转型的生态内核。重点工作包括建立国际化智库,整合国内外“农能碳”领域专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构建涵盖科技创新、分布式能源、生物质能利用、绿色金融等十大生态平台,破解农村能源与农业绿色转型痛点。生态圈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在整合行业资源、推动协同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同期举行,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负责人。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