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以法治涵养投资兴业沃土 打造营商环境“鹤壁样板”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4-11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甄敬怡

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法治发挥着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营造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环。

水广者鱼大,山高者木修。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立足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六大行动,依法护企,暖心安商。“五位一体”服务机制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创新五位一体服务机制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被中央依法治国办表彰。企业满意度连续四年始终保持全省第一,获评河南省新时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实践创新示范市,浙商十大最佳投资目的地……以更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鹤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鹤壁样板”越叫越响。

细化路径跑出助企“新赛道”

问需于企,察企之困。在与他人订立合同时需要注意什么?官司虽然赢了,但钱却迟迟要不回来,该怎么办?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数量增多,业务往来增多,商事领域矛盾纠纷也有所增加,民营经济领域民商事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动关系争议纠纷难解,一度成为棘手难题。

为破解民营企业多元化矛盾纠纷难题,鹤壁市以法治为良药,为企业“开方祛痛”,夯实纠纷化解“硬支撑”。鹤壁市创新构建民营经济领域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沟通协调“2+N”联席会议工作机制,“2”即政法委、工商联为总召集人,“N”即公检法司、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办公室设在“两个健康”实践中心,实现政法委、工商联、公检法司等部门与商(协)会联动协调、密切配合工作局面,共同推动民营企业矛盾调解工作深入开展。

有诉即接、有诉即应、有诉必办、有诉即办。鹤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政务服务中心“有诉即办”服务规范》成为河南全省首个“有诉即办”地市标准,纵深推动“有诉即办”全覆盖,着力帮助企业群众解决除自身原因外未能成功办理的事项,确保企业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检查频次过高、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让不少企业不堪其扰。减少频繁的涉企检查无疑是当前民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最大诉求之一。“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也是明确写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以改革为企业减负、为执法增效。为了让企业一心一意抓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鹤壁市政府给出了行政执法中的“烦企扰民”问题的高分破解答卷。

编制“四张清单”:开展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和重点执法领域专项监督,规范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动水利、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10家执法单位编制免于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行政强制“四张清单”事项共92项,适用2981件涉企事项,累计减免1827.9万元。

开展“综合体检”:推进部门联合监管与执法检查事项的“双整合”,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拓宽“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领域,将“多部门单项检查”变为“综合体检”。以“无事不扰”为原则,围绕“涉企执法检查”“涉企调研参观”等,制定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若干措施,建立提前预约和报备制度,最大限度减少执法检查,压缩自由裁量空间。

“让企业轻装上阵谋发展,尽可能减少对经营主体的不必要‘打扰’,已成为鹤壁市各层级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共识。”有关负责人表示。

有求必应架起服务“连心桥”

企业上市、项目申报流程繁琐且专业性强,怎么办?一件事跑几趟,费时又费力,怎么解?遇到问题诉求无门,怎么破?

鹤壁市根据企业需求,精把脉送良方,选派人员提供“组团服务”,给企业配备“服务管家”,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优质的企业“服务管家”都来自哪里?鹤壁市委、市政府选派优秀县级干部、县区选派科级干部担任服务管家,直接对接企业,统筹协调各类企业服务人员,提供“一企一策、专人专班”服务,“墙外”事情交给服务管家,让企业安心经营发展;选聘优秀政法干警、律师担任法律服务专员,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法律知识培训,帮助企业防控法律风险、提高企业依法管企治企的能力;选派公安民警担任警务服务专员,摸排涉企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打击扰乱企业秩序等违法行为,为企业提供专业安保服务;选派金融部门工作人员担任金融服务专员,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融资信贷服务;选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一线工作人员担任营商环境监督员,收集企业融资、政务服务等方面问题,并为解决企业问题提供全程监督。

如今,为提高沟通效率,服务管家也实现了数字化升级。据鹤壁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鹤壁市委政法委创新“综治中心+信息化+铁脚板”工作模式,依托市综治中心信息化平台开发企业权益保护(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模块,推动全市673名“法律服务专员”“警务服务专员”服务工作数字化,实现走访企业动态、排查问题困难及解决进度情况实时跟踪掌握,系统上线以来,“两专员”实地走访企业1.5万余人次,累计为1800余家企业开展免费法律服务。

政策护航构筑法治“防护网”

厚植法治“沃土”,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精准发力,鹤壁市用法治为各类经营主体架起了一张“防护网”,全力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用政策护航,为企业撑腰,鹤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大、魄力足、范围广——

优化制度供给。制定《促进法治化营商环境系统性改革方案》,从保障市场竞争环境、防范化解涉企风险、加强经营主体平等保护、持续提升政法服务质效、加强执法司法监督等5个方面细化了23项重点任务。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30条具体措施》,从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等6个方面有效帮助企业吃透用活政策,精准享受政策红利。

深化立法保障。制定《鹤壁市民营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从市场准入、资源配置、融资贷款、人才引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进行保障,并禁止了几种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融入鹤壁市服务民营企业的“五位一体”创新服务机制以及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科技贷款、专精特新贷款等普惠型贷款机制,强化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

编制服务规范。编制实施《“五位一体”企业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确保服务专员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据可查,推动企业服务工作精准高效,护航鹤壁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理念是实践的指南。具体政策的优化调整,背后是理念的迭代升级。鹤壁市连续七年迭代升级改革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背后是对民营企业家始终如一的重视、关心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营造尊商氛围,鹤壁市以立法形式将每年11月1日确定为“鹤壁市企业家节”,组织开展“两个健康”实践创新论坛、招商推介座谈等10余项系列活动,召开企业家表彰大会,授予20名民营企业家“鹤壁功臣”“鹤壁市荣誉市民”称号。

“多年来,鹤壁市委、市政府一直把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重要支撑,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自己人’,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鹤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一流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了企业家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天海集团经过55年的发展,由一家街道小厂成长为如今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全市电子电器产业快速发展;航天宏图、天章卫星等企业的落地,让鹤壁市的商业航天产业链条逐渐拉长,一座中国商业航天及卫星城市正在中原大地快速崛起;以中维化纤为龙头的特种尼龙小镇,已吸引30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成为全省千亿级尼龙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今,鹤城大地民营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发展格局,各类民营企业发展势头方兴未艾,正形成产业发展生态森林。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