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支持重庆打造国家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

来源:作者:时间:2025-03-07

□ 雷茂盛

□ 本报记者 赵庆国

近日,出席全国两会的重庆代表团提出全团建议,呼吁国家层面支持重庆打造国家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创建汽车领域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支持川渝两地共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近年来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思路,制定实施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支持整车龙头企业与科技领军企业跨界融合,推动零部件企业从服务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配套实施便捷超充行动计划。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整车生产规模进入全国省市前三位,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20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48.3%,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26.7%,对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7%,带动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跃居全国城市第四位,汽车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带动作用。

重庆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现实路径。从区位来看,重庆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重庆汽车产业已形成央企有长安汽车、民企有赛力斯集团龙头带动,10多家整车企业布局的整车体系;长安汽车率先实现核心技术对合资品牌的反向输出,赛力斯集团问界系列产品闯入高端市场,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全市汽车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整车主力产品普遍达到L2级以上级别的自动驾驶水平;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双试点”。

重庆加快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是实现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赛道,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重庆已聚集整车企业19家、具备年产近400万辆汽车的生产能力,拥有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1200家,汽车产量占全国8.1%、汽车出口量占全国7.4%,汽车产业对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不断提升。当前,川渝两地正积极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为主攻方向强化汽车产业协作,共建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并积极争创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带动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为此,代表们提出三点具体建议:一是支持重庆打造国家重要的汽车研发制造基地,在重庆布局车规级芯片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重大项目,并在项目资金、股权投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支持成渝地区创建国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二是支持重庆在汽车领域创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三是支持川渝两地共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