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广东探索AI赋能公共治理

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2-28

□聂金秀 黄思程

□本报记者罗勉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70名“AI数智员工”上岗,可覆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等240个政务工作场景,率先开启了“AI公务员”的“履职潮”。据了解,DeepSeek大模型在政务领域应用不断深入,不仅勾勒出人工智能与公共治理深度融合的可能图景,更折射出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深层命题:这场由技术驱动的治理变革,将重构政务服务的运行逻辑,从公开报道统计,广东省已有超2/3的地市部署上线DeepSeek。

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是全国首个开放DeepSeek—R1671B昇腾适配版试用的政务级安全算力中心,也是广州市政务领域部署DeepSeek的关键支撑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支持DeepSeek·V1~V3、R1等全量版本,涵盖671B满血版及7B、14B蒸馏小模型,支持在线推理、API调用、一键数据处理、模型微调及部署等,可支撑1000家企业同时接入。

在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主任李学军看来,作为通用大模型,DeepSeek要深度参与到某个行业、企业具体的生产运营和管理,需要经过本地化的“训练”和“微调”,从而成为DeepSeek的“本地模型”。近期,广州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共为10个政企单位开展了DeepSeek的培训赋能,提供的专网DeepSeek试用次数日均超3万,多个政务AI应用带来持续正反馈。

据了解,与企业需求不同,政务服务关乎民生福祉,服务对象广泛且需求多样,这就更加凸显出开源模型的“定制化”优势。同时,政务服务的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其使用的模型具备快速应变能力,开源模型“灵活性和创新性”的优势便得以彰显。政务部门可以依据实际需求对基于DeepSeek的模型进行二次开发,快速迭代,不断优化民生服务,比如在公共服务资源分配、政策宣传推广等方面,通过模型的持续优化,让政务服务更贴合民众需求。

广东数字政府研究院院长余坦说,当数字浪潮席卷政务服务领域,既要警惕技术应用伴生的风险,更需直面技术革命对治理体系的全方位考验。守住安全底线,安全问题事关重大,未来在政务服务中大规模应用大模型技术,一定要严格落实数据安全“三法一条例”,以及配套规则标准的要求。

李学军认为,面对挑战,在政务单位使用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提供的模型时,保障数据安全与信息安全是核心任务,需重点关注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模型行为可控性、系统攻击面管理三个方面问题。

同时,面对可能出现的“数字马太效应”加剧区域发展失衡,余坦表示,广东省在数字政府建设中一直非常关注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解决不平衡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广东省统筹力度,通过省统AI基础能力,为各地提供服务的方式,降低粤东西北地区应用AI的门槛;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继续实施均衡化发展计划,适度向粤东西北地区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探索。

只有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服务质量为导向,将大模型技术深度融入政务服务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从形式上的“跟风”到实质性的“升级”转变,让政务AI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真升级”还是“跟风秀”,技术落地不是比谁跑得快,而是看谁跑得稳。模型开源就像公开了一个工具箱,但真正关键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核心竞争力。

当DeepSeekR1全面开源,靠贩卖API调用次数的传统盈利模式正在被淘汰。李学军认为,应不做单纯的“技术供应者”,而要成为“AI应用领跑者”,助力并引导企业和开发者深度挖掘开源模型价值,将其转化为实际应用中的强劲生产力。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