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5-02-21
□本报记者张海莺
外商投资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介绍了《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司负责人华中在会上表示,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释放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
发布会上,凌激介绍了《方案》出台的背景、特点等有关情况。
凌激表示,为进一步做好2025年稳外资工作,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通过外资圆桌会议、外资企业服务专班、投诉机制等各个渠道广泛收集外资企业反映的共性问题和诉求,在“外资24条”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有序扩大自主开放、提高投资促进水平、增强开放平台效能、加大服务保障力度等四方面,进一步提出了20项政策举措,形成了《方案》。
“总的来看,《方案》具有4个突出特点。”凌激说,一是释放了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积极信号。《方案》提出,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开放试点,推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的提速加力,进一步压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在自贸试验区持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提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举措。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案》提出,要引导更多优质外资长期投资我国上市公司,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举措,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范围,取消外商投资性公司使用境内贷款限制,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有关措施。
三是积极开展外商投资促进工作。《方案》提出,要精心设计实施“投资中国”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与有关国家的双边投资促进工作组机制作用,央地协同联动开展境外投资促进活动,优化外商投资举办投资性公司的相关规定,优化外资并购规则和并购交易程序,支持外资企业参与新型工业化进程等举措。
四是切实解决外资企业关切的问题。《方案》提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尽快明确政府采购本国产品标准,优化药品带量采购,继续稳妥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提升外资企业贸易便利化水平等举措。
“《方案》明确要求,各项举措、各项政策措施将于2025年底前落地见效,这充分表明中国政府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的信心和决心。”凌激说。
吸引外资将对我国经济发展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的企业超过123.9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
有记者在会上提问,当前加大引资稳资力度,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
凌激表示,我国通过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了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各地经济发展、税收增加,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升了居民生活水平,丰富了商品和服务供给。“可以说,外资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贡献者,也是获益者。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因此吸引外资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凌激介绍,首先,吸引外资是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1/7的税收、约1/3的进出口、1/2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其次,吸引外资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截至目前,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了20个行业门类、115个行业大类;在制造业领域,有31个大类和548个小类都有外商投资。我国作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外资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外资企业通过其供应链带动了资本、技术、原材料、产品、服务等跨境流动,使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有助于我们打造更加开放、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凌激说。
最后,吸引外资有助于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从每年62.9万人增加到83.8万人,增长了33.2%,研发投入从2015.1亿元增加到3757.6亿元,增长了86.4%,有效发明专利数从7.5万件增加到32.7万件,增长了336%。
“总的来看,积极吸引外资,对内有助于更好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对外是更好地以开放促合作促共赢。”凌激强调。
从四方面加力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发布了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25年,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采取哪些工作举措。
华中回应称:“202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切实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支持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
谈到具体举措,华中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系统谋划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等7个领域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相通相容;在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4个市场有序推动扩大自主开放,扩大对最不发达国家的单边开放。此外,还将推动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系统化改进外商投资管理和促进工作。
二是制定出台稳外资的具体支持政策措施。华中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坚持问题导向,拟会同有关方面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研究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等。“这些重点工作也都写入了今天发布的《方案》里面。”
三是推动开发区更好发挥引资平台作用。开发区一直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投资促进的重要平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正在开展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的修订工作,坚持以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完善开发区土地管理,以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减污降碳等为导向引导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开发区在吸引外资、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写《外商投资中国百问百答》,希望能帮助境外投资者更好了解中国外商投资环境,更好服务外资企业投资落地、生产经营和外籍人员在中国的工作生活。做好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的落地服务,目前,前八批66个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已完成投资约940亿美元,其中33个项目实现了全面或部分投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我们还将继续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推动前八批项目加快落地,并适时发布第九批项目。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一对一’走访外资企业,及时了解并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华中说。
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市场监管稳外资的首要任务
市场监管总局信用监督管理司司长周卫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稳外资工作,将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加大引资稳资力度,让外资企业稳定预期、增强信心、放心经营。”
周卫军介绍,首先,要持续推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完善外商投资授权登记体制,持续健全特殊食品注册境外核查常态化工作机制,为外商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市场准入服务。深化与商务部、外汇等部门的外资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年报“多头报、重复报”问题,减轻外资企业报送负担。
其次,要进一步优化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深入贯彻《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建立健全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清理妨碍各种所有制经营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政策措施,推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再次,要持续规范涉外资企业监管。贯彻落实与商务部联合印发的《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监督检查指引》,进一步规范外商投资企业的信息报告监管。全面深化双随机监管,加快推进穿透式监管和非现场监管,有效解决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的问题,切实减轻外资企业的迎检负担。
最后,要加大涉外商投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商业秘密保护水平整体提升,继续组织开展第三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切实保护外资企业权益。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将按照稳外资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推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周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