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人形机器人送祝福 年味尽显“科技范儿”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2-11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张海莺

今年春节,在各种充满科技感的新鲜事物加持下,传统中国年充满了“科技范儿”。屏幕上,一群穿着小红袄的人形机器人在蛇年春晚舞台上扭秧歌、转手绢、变队形,以流畅的“舞姿”赢得全场喝彩;生活中,人形机器人现身庙会、花市,创作“福”字、书写春联,为市民游客送上诚挚的新年祝福。

大年初二,本报记者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五棵松万达广场,这里正在举办“AI在海淀过大年”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据悉,这是北京首个“AI”科技庙会,共打造了近百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为市民游客带来“AI”味十足的新春体验。

“这机器人有意思,不仅‘福’字写得横平竖直,还会顿笔呢!”科技庙会现场,在“机器人书‘福’送‘福’迎春活动”展位,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写“福”字表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围观。只见系着红围巾的人形机器人手臂灵活挥动,毛笔蘸墨、起笔、落笔一气呵成,在红纸上流畅地书写出一个个工整的“福”字,引得观众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

随后,机器人书写的“福”字被赠送给观众,大家表示,这样的“福”字既有新意又有心意,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厚的科技氛围。一位观众兴奋地说:“让人形机器人写‘福’字,是将AI技术与非遗传承结合的有趣尝试。”

科技庙会上的“机器人书‘福’送‘福’迎春活动”系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与人形机器人公司PNDbotics联手打造,力争将科技与非遗结合起来。“机器人书‘福’送‘福’迎春活动”的策划人、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主任吴晓敏表示,2025海淀新春科技庙会已是参加的第3场活动。此前,人形机器人曾分别在北海阐福寺、圆明园正觉寺为游客写“福”字送祝福。

科技庙会现场,市民张先生领到一张“福”字。作为一名书法爱好者,张先生表示,人形机器人写“福”字的活动很好,但所写的“福”基本是规规矩矩的方块字,希望未来能看到更惊艳的表现。

对此,“机器人书‘福’送‘福’迎春活动”的团队成员之一,来自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的硕士生邓金回应称:“AI人形机器人写书法,是对机器人进行训练,通过模仿和学习人类书法家的笔触和风格来创作书法作品,虽然现在看来还不够完美,但是会在未来模仿得非常接近。”

吴晓敏也表示,人形机器人“书法功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未来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或书法家,但是机器人要写得好、学得像还要经历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不只在北京。春节期间,青岛市科技馆、深圳花市、南京火车站等全国多地也有机器人创作“福”字、书写春联的身影。业内人士表示,机器人加入到贺岁迎春的行列中很是应景,这是科技日新月异的表现。“科技+传统文化”的传播形式对于大众是很有吸引力的,但切忌过度推广。“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强调的是笔法的多变和情感的投入,这是人工智能难以取代的。”业内人士说。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