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从新闻发布看“月坛南街38号”的2024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亮点回眸

来源:中国改革报作者:甄敬怡时间:2025-02-09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工作成为展现宏观调控与改革发展举措的关键窗口,全年共举办新闻发布活动70余场。聚焦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来自“月坛南街38号”的每一次发声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与政策解读,不断增强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信心和决心

本报记者 甄敬怡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回顾走过的2024年,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工作成为展现宏观调控与改革发展举措的关键窗口,全年共举办新闻发布活动70余场。聚焦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活动、重要时间节点……来自“月坛南街38号”的每一次发声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脉搏,有力地促进了政务公开与政策解读,不断增强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信心和决心。

擦亮窗口,展现宏观调控与改革发展举措

沉着应变、综合施策,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鲜明写照。环境和条件不断发展变化——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面对的是“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

如何看待经济运行走势?下一步将出台怎样的政策举措?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日益繁重,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重要性日益突显。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迅速响应、果断出手,抓好落实、主动发声,有力稳定社会预期,有效提振发展信心。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从2024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政策的出台有哪些因素考虑?将如何落地见效?2024年两会期间,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一大热点话题。

“从2024年开始,今后几年连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战略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惠长远。也就是说,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正面回应社会关切,对这一热点问题权威发声,首发定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同时,在年内的各类新闻发布中,关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进度与投向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跟进发布和回应。

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稳中求进”是总基调,“攻坚克难”是关键词。全年经济运行“前高、中低、后扬”——一季度开局良好,二、三季度下行压力加大。如何正确看待经济指标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每一季度经济数据公布后,委领导都会出席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权威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加强预期引导、增强市场信心。

“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速超出预期,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就业物价基本平稳,市场预期总体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良好开局。”2024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公布后的第二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作出解读。发布会还进一步讲清楚经济运行中哪些指标边际在改善、哪些结构性的指标正在优化、哪些新的动能正在加快形成,让公众清晰了解到经济发展的基本面。

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二季度经济指标被质疑“不及预期”。如何看待发展中的困难挑战?“这些困难挑战,既有外部环境变乱交织的影响,也有经济结构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回顾经济发展历程,大家就会发现,我国经济就是在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问题中不断发展壮大。”2024年8月第一天,国新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作出回应。

“开诚布公、实事求是讲清楚当前经济运行当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有直面问题的勇气,也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的这一特点令我印象深刻。”一位跑口宏观经济的记者表示。

科学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面对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为经济稳定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果断出手,在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2024年10月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郑栅洁介绍“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有关情况。“我们既重视发力解决当下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更关注、更重视解决经济中长期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强化打基础、利长远、可持续、稳中有进,推动高质量发展。”郑栅洁说。

系统施策,政策出台与解读紧密联动

“经报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就在此时此刻,文件正式对外公布。在这里我介绍一下政策有关情况。”在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赵辰昕介绍《若干措施》的总体情况。在发布会进行的同时,相关政策文件同步正式对外公布。

这样的“同频”并非巧合。回望2024年,多项重大改革举措的发布与推进备受瞩目,而“政策出台与政策解读更加紧密联动”,也是2024年政策发布越来越显著的特点。

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之“进”,助力发展大局之“稳”。消费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新”)工作无疑是2024年提振内需的“重头戏”。

有效的政策宣传和解读能使公众对经济政策的信心和预期更为清晰,不仅有助于提升政策的执行,也是激励市场行为与决策的重要手段。就“两新”工作,2024年召开了有一场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四场委内发布会专题介绍有关政策情况。9月23、24、25日更是连开三场,介绍“两新”政策总体进展成效、设备更新行动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的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不同部门、不同司局有关负责人连同地方发展改革部门负责人一同“登台”,介绍政策的进展成效、落地情况与地方典型经验做法。

如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会上,部门和地方协同联动“搭台发布”的发布情形也越来越常见,发布主体愈发多元、信息量愈加饱满、覆盖领域愈来愈宽广。

不只“两新”,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强化提前谋划、议题设置、政策解读、成果反馈等全流程的工作,多项政策统筹发布的时机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声节奏和音量,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多声部“大合唱”,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对经济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部署。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推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以及‘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意见》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将前期市场准入相关体制机制改革成果及时上升为制度安排,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有关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举措。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对未来五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任务举措和组织实施作出部署。”同月,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介绍《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有关情况。

综合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出席国新办多场新闻发布会上的信息,可以大致勾勒出这一年中国改革发展的脉络——

创新活力持续激发。《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持续显现,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布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增速。

协调发展扎实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长江、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第二轮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印发实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以工代赈吸纳务工就业超300万人次;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有序实施。

绿色发展动能澎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出台,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两新”让更多绿色低碳节能设备、产品便利群众生产生活。加快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出台施行生态保护补偿条例。

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外贸进出口保持较快增长,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与巴西、秘鲁、新加坡等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深入落实惠民举措,更大力度稳定就业促进增收;持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托育服务机构达到近10万家,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41万个;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进一步加强。

及时解读,把握重大问题与关键时刻

“对于产能问题,我们要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普遍的,适度产大于需有利于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方面把产能问题与国际贸易挂钩,认为出口商品多了就是产能过剩了,这是站不住脚的。”发布会还没结束,关于“产能问题”掷地有声的回应已经通过各大媒体通过手机移动端推送出去。

及时对相关领域热点问题作出回应,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全面客观理性看待当前形势。

与发布会金句一同“出圈”的,还有“金轩”的笔名。就产能过剩问题、美加征关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等热点事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第一时间连发多篇述评文章,批驳产能过剩的不实论调与贸易保护主义,直指美国、欧盟加征关税对全球经济和自身经济带来的影响。文章篇幅均不长,但笔锋犀利、条理清晰、论证有力,通过摆事实、摆数据、摆案例,从学理研究、历史分析、国际比较等角度,有理有据把重大问题剖析清楚。

“做好经济宣传在宣介重大部署、统一思想认识、提振预期信心、凝聚工作合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习近平经济思想是认识理解我国经济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和分析指导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要持续推进学理化、体系化研究,坚持联系实际,切实宣传好阐释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新闻发布实践,不仅在传递政策声音、传达重大改革事项上发挥重要作用,也是习近平经济思想阐释传播的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委党组、委领导和委内司局名义在《人民日报》《求是》《经济日报》《学习时报》《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等重要理论报刊发表署名文章,并以“金轩”为笔名,陆续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刊发了系列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文章。

回顾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信息公开与政策解读,在宏观经济调控、改革发展推进以及民生福祉增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与社会氛围,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与方向。

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引人瞩目。新的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如何进一步做好经济宣传、丰富发布内容,值得期待。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