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改革时评

烟花绽放:一场传统与现代的文明对话

来源:改革网作者:时间:2025-02-07

□邵鹏璐

夜幕降临,城市的天际线被璀璨的烟花点亮,这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年味。近年来,在安全与环保的考量下,烟花“禁”与“放”引发的争议诸多,其实这些争议更像是一场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的深度对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既要看到烟花承载的文化记忆,也要正视其带来的现实问题。

烟花爆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承载着民族记忆与文化认同。从宋代《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元宵灯会、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诗句,到明清时期“火树拂云飞赤凤,琪花满地落丹英”的盛况,再到如今跨年景象,烟花爆竹早已融入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它不仅是节庆的装饰,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但现代城市的发展对烟花爆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楼林立、人口密集的都市环境,使得传统燃放方式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数据显示,春节期间PM浓度往往因烟花爆竹燃放而急剧上升,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创新思维。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电子烟花”“赛博烟花”等替代方案,既保留了节庆氛围,又避免了环境污染。这种创新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同时,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进行集中燃放,也是一种兼顾传统与现实的可行方案。

烟花燃放的讨论,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推动传统习俗的现代转型。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