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

湖南常宁市烟洲镇:党建引领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改革网作者:袁诗月 王福康 本网记者王明高时间:2025-01-16

改革网讯 袁诗月 王福康  本网记者王明高)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湖南省常宁市烟洲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促高质量发展,在培优队伍、做实产业、深化改革上下功夫,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旺、农民富、乡村美、治理优的乡村振兴之路。

湖南常宁市烟洲镇茂顺农场油茶林

 2024年12月31日,穿镇而过在烟洲镇设联接出入口的S92茶常高速全线通车。

  烟洲镇万众村1200亩棉花为中心,向沿线村辐射连片的“万亩棉花示范区”

 “学干比严”起势,筑实基层堡垒。烟洲镇践行常宁市委“学干比严”(学出真本领、干出新作为、比出精气神、严出新作风)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亮晒展示、观摩学习、擂台比武等形式,显著提升全镇党员干部思想作风。2024年以来,全镇各党支部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开展集中学习130余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3次;18名村(社)党组织书记上擂台,比产业发展、社区服务、组织建设等“真功夫”,互相学习进步;镇、村(社)两级干部落实“136”营商环境机制,定期走访听取企业意见诉求,逐个销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高效办成一件事”400余件;扎实推进“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走访218户,召开屋场恳谈会42场,收集和解决意见建议112条,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

“产业融合”增势,做强特色产业。精心规划“一中心、两产业、三片区”的产业布局,计划引入冷链仓储物流中心,重点发展油茶、棉花两大产业,着力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区、“林光互补”生态产业区、农旅休闲度假区。在油茶产业方面,全镇油茶种植面积已拓展至38000余亩,“烟洲茶油”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完成投资4500万元,建成3000亩原生态优质油茶种植基地,19800平方米厂区,生产的国标一级山茶油供不应求。”烟洲镇茂顺农场负责人介绍。棉花产业同样蓬勃发展,烟洲镇整合资源,以万众村为核心,联合周边烟洲村、烟洲社区、火田村、大众村等村共同打造“万亩棉花示范片”,并创办千亩“常宁市棉花轻简化直播”示范点,通过机械一体化栽培技术,实现亩产籽棉400斤以上,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100余万元的增收。在做大做强油茶、棉花等优势农产业的基础上,依托舂陵江沿镇区而过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结成产业链联盟,串联建成集农耕体验、科普示范、油茶采摘、田园观光、休闲娱乐的乡村游,实现景镇共建。作好茶常高速过境烟洲文章,加快集镇“改扩翻”、高标准农田、三峡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力争2025年成就4万亩油茶的产业强镇,打造1万亩棉花的规模大镇,铸就集农产品加工与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特色名镇。

“三长联动”聚势,提升治理水平。精培活用“三长”,充分发挥101名片长、399名组长、961名邻长“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有效构建“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处置、政策在一线落实、服务在一线提升、情感在一线巩固”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为民服务、乡风文明、美丽乡村建设、调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中作表率、当先锋。2024年以来,全镇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成功率达90.6%,上级来信来访件回复率、12345政府服务热线反映问题按期受理率、及时回复率均达100%,无新增信访案例,信访老户无新增上访记录。突出精准服务,组织片组邻“三长”开展“敲门行动”,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以“关爱式”“聊家常”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化身“安全宣传员”“隐患排查员”“矛盾调解员”等多角色,调解矛盾纠纷24件,排查安全隐患27处。

“舂陵古镇,山水烟洲。我们将以党建为引领,以更优的发展环境激发更大的发展动能,将烟洲打造成一颗江畔明珠。”烟洲镇党委书记尹晓晖表示。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