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

第三届商标品牌人才年会(2024年度)在京举行

来源:改革网作者:梁畅水时间:2024-12-20

改革网讯 2024年12月18日,由中华商标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商标品牌人才年会(2024年度)在北京成功举行。年会以“挑战与契机·人才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主题,由中华商标协会人才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中知英才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承办。

年会由中华商标协会人才与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海燕担任开场主持。中华商标协会会长马夫,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原副主席、原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凡,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司一级巡视员曹红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二级巡视员张达,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主任、创始合伙人戴智勇分别致辞。北京知识产权局二级巡视员陈威,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服务业发展和监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饶波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一级巡视员姚坤,中华商标协会秘书长吴东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

马夫致辞时表示,高质量人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并介绍了中华商标协会在加强商标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及活动。截至当前,商标人才库已开展了3次入库申报工作,对企业商标管理人才与商标代理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并已收录超4200名优秀人才。他同时指出,稳步推进商标人才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将对商标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并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刘凡指出,商标人才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与责任,他们不仅是企业品牌价值的守护者,更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在当前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商标人才的创新思维和专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应积极拥抱技术变革,以数据为引领,深入挖掘市场趋势,为品牌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共同创造中国商标品牌事业新的局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曹红英在致辞中表示,涉外知识产权是推动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加强贸易合作的战略性武器。涉外商标人才应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深厚的国际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经验。通过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和纠纷应对能力,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同时,也有助于增强我国知识产权国际竞争力,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知识产权规则体系。

张达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标准、新职业发布三方面的有关情况,重点介绍了知识产权和商标专业人员的职业分类,并指出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肯定了中华商标协会的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对行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希望今后在商标行业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加强联系。

陈威在致辞中对商标领域的人才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他强调,在这个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商标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陈先生还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商标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以便更好地服务于跨国企业。

为了更好地推动商标人才建设,集聚更多社会力量,中华商标协会人才与教育专业委员会进行了扩编,新增副主任单位4家、常务委员单位21家、委员单位7家。

张海燕以新质生产力对商标人才职业能力的要求与培养为主题,介绍了专委会与商标人才库的建设理念及迄今为止的工作成果。他表示,专委会与人才库已编制和发布了《商标代理职业能力评价标准》、《企业商标管理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商标代理职业能力培养大纲》、《企业商标管理职业能力培养大纲》等相关工作文件;征集并编审了3000余道专业化、职业化、系统化的商标人才职业能力评价试题,建立健全了商标代理职业能力与企业商标管理职业能力评价题库;共开展了3次商标人才入库申报工作,总申报人数超6100人,共计入库4200余位优秀人才,并已有超1400家企业及商标代理机构及200余位行业专家入驻商标人才库。

张海燕强调丰富的人才对一项伟大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中华商标协会人才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与商标人才库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将继续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稳步落实《“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和《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持续开展人才培养相关工作,并将团结行业各方力量,共同编制和出版人才培养系列教材,汇聚行业顶级力量为商标行业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商标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知识产权出版社代表宋云主任与中华商标协会人才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张海燕执行主任签订框架协议。

圆桌对话环节,嘉宾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企业品牌塑造与商标人才培养”这一话题,根据行业现状结合自身经验,发表了针对性观点,并对未来商标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了交流与展望。

据了解,商标品牌人才年会创设于2022年,已连续举办三届,计划每年举办一届。年会立足商标人才发展与“创新、赋能、创收”的基本定位,致力于搭建涵盖增进交流、业务合作、政策研讨、知识分享的年度盛会。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