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

全流程各环节防范外卖餐饮浪费

来源:本网专稿 作者:时间:2024-12-16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白雪

起送费太高,诱导消费者过量点餐,造成食品浪费;一些外卖商家在菜品详情页未标明用量、餐食分量等信息,消费者难以正确估算食物分量,导致食物浪费……近年来,网络餐饮行业发展迅速,外卖消费订单数量庞大,逐渐成为食品浪费“易发区”之一。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防范外卖餐饮浪费规范营销行为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督促网络餐饮平台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外卖商家营销行为。

作为引导外卖餐饮行业落实反食品浪费责任的重要举措,《指引》结合网络餐饮行业特点,紧紧围绕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重点、痛点、难点问题,从规范外卖餐饮行业的营销行为入手,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业务全流程的各环节。

网络餐饮平台企业在整个网络餐饮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指引》结合平台经济特点,进一步落实落细平台反食品浪费主体责任。要求网络餐饮平台以显著方式提示消费者适量点餐,优化餐品信息展示方式,完善满减凑单机制,依法依规加强对平台内经营者发布的广告内容的监测、排查,采取必要措施加强平台内音视频内容审核监测,及时制止涉及餐饮浪费的直播等行为。鼓励平台对积极推广小份餐品的外卖商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支持,建立健全外卖餐饮浪费评价评估机制,推动反食品浪费源头治理。

外卖商家是防范外卖餐饮浪费的重要一环。上述负责人表示,《指引》对外卖商家可能引发餐饮浪费的营销行为予以引导,明确相关环节防范餐饮浪费的具体要求。要求外卖商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减少原料、成品浪费;不得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直播或者音视频信息。鼓励外卖商家提升餐饮供给质量,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满减优惠机制,将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纳入服务人员职业培训内容,进一步引导外卖商家将反食品浪费举措落实到经营活动的全流程各环节。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告诉本报记者:“《指引》中关于合理设置起送价格、优化满减优惠机制、加强信息展示等条款,引导餐饮企业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更好地践行节约粮食的社会责任。通过提供清晰、准确的信息,帮助消费者做出更加理性的点餐决策;通过优化营销手段,减少因促销而导致的食品浪费。”

在王鹏看来,“短期内《指引》的实施可能会增加餐饮企业的经营成本,尤其是在信息展示和营销手段优化方面。”不过王鹏也坦言,这些成本的增加是值得的,因为这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王鹏提出,餐饮企业可以创新营销模式。在遵守《指引》要求的前提下,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如基于消费者数据的个性化推荐、积分奖励等,以提高营销效果并减少食品浪费。

同时,餐饮企业要优化成本控制,通过提高运营效率、降低食材浪费等方式来优化成本控制,以抵消因实施《指引》而增加的部分成本。

事实上,在防范外卖餐饮浪费方面,国内餐饮行业已经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做法或模式。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协调司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联合发布的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第四批)提供了行业参考。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力推广“小份菜”引领新“食尚”。针对当地菜品普遍菜码大、分量多、容易产生浪费的特点,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全面推广“小份菜”。既满足了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又有效减少了食品浪费。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积分奖励、优惠券等方式鼓励消费者按需点餐、减少浪费。

王鹏告诉本报记者,《指引》的发布为进一步探索这些经验提供了契机。它明确了外卖餐饮行业在防范食品浪费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餐饮企业提供了指导和规范。同时,《指引》也鼓励餐饮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发挥自律和监督作用,共同推动外卖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这将有助于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防范外卖餐饮浪费工作的深入开展。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