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丰富资源供给让研学旅游更健康更规范

来源:本网专稿 作者:时间:2024-12-02

□本报记者白雪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过注重研学旅游正向引导、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发挥研学旅游标准引领作用等内容,进一步加强对旅行社经营研学旅游业务的规范引导,切实提高旅行社研学旅游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研学旅游将不再是简单的出游,而是融入了更多教育元素和实践体验。业内专家表示,《通知》的出台意味着研学旅游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旅行社须不断创新产品、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这也为相关教育机构和从业人员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共同推动研学旅游向着更加专业化和深度化的方向发展。

快速发展的背后暴露诸多问题

研学旅游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教育与旅游相融合的新业态,在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彰显,得到了旅游者,特别是广大家庭和青少年的青睐与积极参与。

“研学旅游之所以受到家长和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将课堂知识与实际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游玩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经济学家余丰慧告诉本报记者,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据介绍,研学旅游活动链条长,涉及主体类型多样。有学校组织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也有各类经营者面向市场提供的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在众多类型的研学旅游产品和服务经营者中,旅行社是其中一类,此外还包括大量的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另外还有提供研学旅游资源(内容)以及旅游相关服务的各类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合作商、供应商等。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9年,我国研学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且增势渐强。其中,2019年全年注册6631家研学旅游相关企业,同比增速达148.9%,成为近10年注册量及增速最大的一年。2020年至2022年,研学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减少。而伴随2023年全国经济快速复苏,全年研学旅游相关企业注册量快速回升至1043家,同比增长88.9%。截至11月25日,2024年我国已注册812家研学旅游相关企业。

然而,研学旅游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旅行社在研学旅游产品设计上缺乏深度与教育内涵,简单地将旅游与学习拼凑在一起;一些研学旅行指导人员缺乏专业资质与教学经验,难以在旅途中给予学生有效的教育引导;安全保障措施不到位,包括行程安排不合理、交通住宿存在隐患等,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市场上还存在虚假宣传、价格不透明等乱象,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标准缺失和监管不足。”在余丰慧看来,一些机构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服务质量,导致市场上出现了虚假宣传、行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研学旅游的质量和学生的权益。

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

以往,部分研学旅游产品存在着旅游与学习脱节的现象,只是简单地将观光游览与一些浅层次的学习活动拼凑在一起。如今,旅行社被要求深入挖掘旅游资源的教育价值,精心设计研学线路与课程。例如,在历史文化类研学产品中,不能仅仅是带领学生参观古迹,而要邀请专业的历史学家或文化学者为学生详细解读历史事件、文化传承的脉络,组织学生参与考古模拟、传统技艺体验等深度互动活动,让学生真正沉浸于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之中。同时,《通知》还明确提出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研学旅游产品、服务、营地、基地标准,业内专家认为,这将促使旅行社在各个环节严格把控质量,从行程安排、课程设置到师资配备等都有章可循,从而提升研学旅游产品的整体品质与专业性。

安全问题始终是研学旅游的重中之重。《通知》对旅行社安全管理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旅行社在经营研学旅游业务时选择具备资质的供应商、合作商,与具备开放条件和接待服务能力的机构开展合作,落实旅行社用车“五不租”规定,对研学旅游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不得将未开发开放、缺乏安全保障的区域纳入研学旅游产品。要求旅行社和在线旅游经营者发布研学旅游产品时,要对内容及宣传进行严格把关,确保赴境外研学旅游产品内容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等。

业内专家举例说,例如在户外探险类研学项目中,旅行社需要提前对活动场地进行风险排查,配备专业的户外安全教练与充足的安全防护设备,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只有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让学生安心参与研学旅行,让家长放心托付,也才能为旅行社研学旅游业务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通知》提出由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推广研学旅游合同示范文本,积极引导旅行社参照示范文本与消费者签订书面研学旅游合同,规范旅行社在提供研学旅游产品时与消费者之间的签约履约行为。

此外,《通知》还强调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和相关执法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对旅行社经营研学旅游的监督管理和服务力度,畅通举报投诉渠道,依法查处旅行社、在线旅游经营者在经营研学旅游产品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推动研学旅游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通知》的出台对于规范研学旅游市场来说是一剂‘强心针’。”余丰慧表示,它明确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服务标准,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整体服务水平。通过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管,可以有效遏制不良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进而推动研学旅游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知》积极引导旅行社在经营研学旅游业务中树立正确导向,把握研学旅游规律,强化产品内涵建设,规范经营行为,提升产品质量,从而确保旅行社经营研学旅游业务能够健康、有序、安全、可持续发展。引导旅行社进一步加强对研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对研学旅游课程的整合供给能力,提升对青少年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保障能力,发挥在研学旅游规范经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引导支持各级各类文化和旅游资源面向广大青少年积极提供优质服务,助力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通知》也明确提出,鼓励各行业各领域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研学旅游资源,鼓励相关机构面向青少年推出更多公益性的研学旅游活动,不断丰富研学旅游资源供给。同时,《通知》也提出支持建设一批优质研学旅游营地基地,培育一批优质研学旅游品牌和企业,打造一批优质研学旅游产品。《通知》要求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大对研学旅游资源调查摸底的力度,制定研学旅游产品开发指引,为研学旅游市场发展提供积极保障。

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研学旅游产品广告宣传、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通知》从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青少年切身利益的角度出发,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进一步明确了研学旅游相关主体的主体责任,包括要求研学旅游的经营者对研学旅游产品进行宣传推广时,要与公益、志愿、支教、助学、校外培训、竞赛等其他类型活动进行区分,充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要求在线旅游经营者发布研学旅游产品应履行审核责任和告知义务,确保平台信息内容真实准确。

此外,针对促进研学旅游业务的健康发展,余丰慧还提出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信息透明的平台,让家长和学生能更加便捷地获取到真实可靠的研学旅游产品信息。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