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信用

向“信”有“花开”

——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看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信”动力

来源:本网稿件作者:时间:2024-11-21

□中国改革报记者  岁正阳

大盘取厚势,落子开新局。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牵动世界目光。

7月18日下午,如潮掌声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未来改革路线方向浮现:用法治保障深化改革,地方要增加自主财力,金融要制定“基本法”,房地产要确立新模式,产业链要发展也要保障安全,科技要寻找突破口,城乡要进一步融合发展,环境要继续全面绿色转型,市场要提升对内和对外的开放水平。

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办法只有一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的二十大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把这些战略部署落到实处,把中国式现代化蓝图变为现实,根本在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扫除各种障碍,源源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激发活力、增添动力。”

记者注意到,《决定》重申“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合规建设和廉洁风险防控。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

纵观《决定》全文,“信用”与“民营企业”毫无疑问成为热词。针对“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彰显出坚定的改革决心和鲜明的改革成色。

引活水——信贷融资越来越广泛

云南昆明的圣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属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今年以来公司转型面临困难,急需300万元资金。得知云南推出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以下简称“云南融信服平台”)后,公司财务总监张健弘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注册了账号,填写了信息和贷款需求。没想到,接入平台的工行云南省分行南屏支行很快联系到他,贷款亦很快获批,还享受利息优惠。“平台作用很大,帮我们快速解决了融资需求,支持了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张健弘说。

让圣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受益的云南融信服平台是云南普惠性金融的数字赋能平台。2022年10月,平台上线试运行,同步接入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2023年3月,平台经迭代完善后正式运行,其运用多维度可信数据对企业进行数字信用“画像”,推动了中小微企业“能贷、易贷”和银行“敢贷、愿贷”,不断提高中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和便利度。

云南融信服平台试运行期间,工行云南省分行便入驻平台,截至目前,陆续发布14款信贷产品。以帮助解决5A、4A景区周边民宿和精品酒店融资需求的信贷产品“云旅民宿贷”为例,客户通过云南融信服平台提出融资申请,银行可在平台自动调用客户信用报告和入住人次、床位数、房间数等授信所需的核心数据,实现线上测额。

近年来,江苏常州以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为突破口,升级打造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和政策支持,实现融资服务提速、降本、增效,促进信用惠民便企服务质效提升。

为缓解企业融资难、银行放贷难的情况,常州打造企业征信服务平台,有效整合全市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的涉企信用信息。目前,平台采集了涵盖市场监管局、税务局、人社局、公积金中心及不动产登记中心等30个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16.4万户企业涉企信用信息超5.4亿条。同时,平台已纵向接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及江苏省级节点,横向融入常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建设,形成对融资信用服务的强大支撑。截至2023年末,全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较年初增长26.23%,高于各项贷款8.26个百分点,为经营主体纾困提供了有力支持。

常州市小新杂粮经营店老板赖先生是“常个贷”受益者之一。“扫扫码就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不需要抵押和担保,一年还能省不少利息。”他表示,将用这笔贷款加盟一家知名品牌,出售绿色生态食品,扩大产品体系。像小新杂粮经营店一样,常州越来越多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常个贷”获得了资金支持,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改善店铺环境等。

截至2023年末,常州市9家试点银行个体工商户经营贷户数4.78万户,同比增长27%;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余额482.2亿元,同比增长32.7%,是同期各项贷款增速的1.82倍。其中,以个体工商户作为申请主体的经营贷户数3749户,同比增长23%;纯信用贷款户数1036户,同比增长77.1%,纯信用贷款余额6.9亿元,同比增长49.6%,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就更好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完善以信用信息为基础的普惠融资服务体系作出部署。

4月1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全面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为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信用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方案贯彻落实,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深化信用信息共享应用,全面提升“信易贷”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激发社会活力、提振市场信心,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决定》要求“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政策制度。加快建立民营企业信用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健全民营中小企业增信制度。”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宋林霖表示,提振民营企业信心,要真正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参与公平市场竞争的制度性障碍,打破隐性壁垒、加大纾困帮扶,平等对待民营企业。2022年11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明确,在安排各类政府性投资资金时,对民营企业一视同仁,积极利用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建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湖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孝武表示,“我们谈论民企‘融资难’的时候,要把民营经济发展融入到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语境中去讨论。”

如何促进银企对接“双向奔赴”?民建中央调研部副部长丁亮春表示,未来要同时从“两端”着手:金融机构要更多地考虑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家也要按金融机构的逻辑来思考。例如,过去金融机构可能更看重不动产抵押,以后可以将科技专利等“无形”资产作为抵押,从而更好地适应科技型企业的需求。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孟庆斌表示,应将民营企业视为同舟共济者,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可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为民营企业划定不可逾越的红线,在红线范围内,充分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进而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

给机会——信用修复越来越高效

“公司的专项纾困资金发放了,幸亏及时进行了信用修复,才顺利申请到这笔钱。”湖北武汉市一家服装公司的负责人邱云说。

此前,武汉市黄陂区市场监管局在开展“双随机”检查时,在原登记地址和经营场所找不到该企业,也联系不上法人,便按照相关规定将其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申请专项纾困资金时受阻,我才想起来没有及时办理地址变更登记。联系区市场监管局后,工作人员开启快速通道,派专人指导线上提交修复申请和证明材料,同时通知我公司所在辖区的市场监管所迅速实地核查。只用了1个小时,就完成了信用修复全部流程。”邱云说。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信用就有了“污点”,在贷款申请、招投标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工作,修订了《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扩大修复范围,开展抽查检查结果等信息的修复,建立部门协同信用修复工作机制,推行信用修复网上办。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创新修复机制,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江西、山东、云南、西藏建立了“两书同达”机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告知书,及时告知失信主体信用修复途径和方式。北京、云南缩短信用修复办理时限。江苏开展信用修复“一对一”提醒服务。安徽探索实施“承诺容缺”“承诺免查”“即申即办”三种信用修复模式,以承诺助力信用修复,同时设立“信用修复驿站”,提供注册登记、信用修复一站式服务。

截至去年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96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1776万户。依法解除这些经营主体在招投标、投融资、授予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限制,释放经营主体活力。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雷认为,“要加快推动出台社会信用建设法,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今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在2024年度重点事项清单中明确提出“信用修复‘一件事’”。

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委成岳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建议,通过开展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保护社会主体参与经济大循环。信用修复对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防范化解风险等具有重要作用。

为解决经营主体反映的信用修复数据壁垒、“多头修复”等问题,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动信用修复结果信息共享、互认,切实解决“多头修复”“重复修复”问题。

截至目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已基本按照要求建立信用修复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签署共享互认协议、制定共享方案等方式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方式、频率等,完成系统升级改造,共交换共享信用修复数据71.15万余条,实现信用修复数据双向共享。

信用修复机制是为企业“重回赛道”筑路架桥,对于企业重整自身价值极其重要。值得一提的,《决定》从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方面明确了信用要求:“健全企业破产机制,探索建立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企业注销配套改革,完善企业退出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对此,在《人民法院报》发布的一篇《落实改革要求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中,作者如是表示:充分发挥破产重整在民营企业债务化解、帮助企业换挡升级中的积极作用,着力解决企业破产中的资产处置、信用修复、职工安置、打击逃废债等问题,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推动市场资源要素重新配置;对暂时有困难但有发展潜力和经营价值的民营企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综合运用重整、和解、清算等手段,提高破产重整质效,帮助和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重获新生。

辟市场——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化

《决定》提出,“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从扩大市场准入到减税降费,再到融资支持和法治保障,我国为民营经济发展可谓全力以赴地出台各种利好政策。比如,电力、电信、石油、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市场准入壁垒进一步破除,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信息获取渠道更加畅通,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机制不断完善,发展空间愈加广阔。

与此同时,针对民营企业“准入难”“融资难”“回款难”“用工难”“维权难”,多个部委出台了数十项配套措施,各地纷纷结合实际制定本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落地举措,形成顶层设计为牵引、专项举措为支撑、地方政策协同共振的一套“政策组合拳”。

“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7.6万亿元;2023年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民营企业负担切实减轻。税费优惠“活水”加速流向经营主体,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2016年6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要求,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规范政府有关行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

到2019年,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全覆盖。202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明确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法律保障。

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北京金台律师事务所主任皮剑龙2023年提交了关于制定《民营经济保护法》的提案,他认为,应制定统一的专项法律,保护民营经济主体和民营企业家权益,对民营经济主体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融资、公平竞争等重点领域作出详细规定和保障,同时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决定》在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中提出,“完善产权制度,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产权执法司法保护,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俊海对此表示,“同责同罪同罚”意味着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信用责任,无论侵权者和受害者的身份如何,都将受到公正的责任追究。同罪同罚,即构成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时,不论侵害的是国有企业产权还是民营企业产权,同罪同罚。“这体现了共同发展、地位平等、公平竞争、互利合作、平等监管、平等保护。”他说。

对于竞争性环节业务,《决定》明确“推进能源、铁路、电信、水利、公用事业等行业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健全监管体制机制。”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方面,《决定》明确“深入破除市场准入壁垒,推进基础设施竞争性领域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这些部署都切中民营企业的所思所想。”全国政协委员、川商总会会长、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指出,民营企业家应当按照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去努力、去奋斗。全会对市场经济的相关论述不仅紧密贴合当前实际,更指出了系统和全面的改革方向,解答了企业家的困惑和疑虑,为当下经济发展明确方向、注入活力。

“向经营主体公平开放意味着打破原有的市场准入壁垒,让更多的民营企业有机会参与到这些领域的建设和运营中来,享受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这有助于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天使投资人郭涛表示。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主任周丽莎表示,这些行业引入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公平竞争,实质是让价值规律、竟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中,党中央再次强调“两个毫不动摇”,并拿出一揽子直面现实问题的改革举措,不仅回应了广大民营经济参与者的诉求愿望,也极大鼓舞了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友情链接
欢迎关注改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