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10-23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张海莺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黄菊万径香。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在“黔东门户”贵州省铜仁市组织召开全国生态综合补偿工作现场会。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做好《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总结推广生态综合补偿典型经验做法,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条例》的出台,擘画了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的宏伟蓝图,为推进各领域、各层级的补偿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在《条例》的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将生态综合补偿作为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推动生态综合补偿向纵深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相关负责人在现场会上表示。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实地调研了铜仁市江口县在推进生态综合补偿工作中实施的生态保护、产业转型、旅游发展等多个示范项目。大家考察学习拓思路、交流互鉴取真经、总结经验话未来。
考察学习拓思路
古语云“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作家贾平凹曾对这一方天地的秀美山水赞不绝口:“铜仁之所以为黔中独美,美在有梵净山的蕴蓄,美在有锦江水的茂润,活该是桃源的深处。”
殷实的“生态家底”始终是铜仁最大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民和镇淫羊藿标准化育种育苗基地、贵州铜仁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农夫山泉贵州梵净山饮用水有限公司……两组线路、7个调研点位,参会代表们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实地感受铜仁推动生态综合补偿向纵深发展所交出的高分答卷。
“我们牢牢守好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有机统一。”江口县委书记曹勇介绍说,一方面,坚决当好生态卫士,全力守好生态安全底线。一是强化生态空间保护。整合资金6000余万元,采取易地搬迁、耕地租赁、林地赎买等方式,对自然保护地核心区居民开展移民搬迁,建成特色旅游村寨,引导群众从以伐林、烧炭、捕猎、打鱼等“靠山吃山谋生”向“发展旅游服务为业”转变。二是强化生态资源保护。完善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方式,每年发放资金1830万元聘请护林员全面实行网格化巡山护林,每年发放生态公益林和退耕还林补偿资金1400余万元,投入资金6.5亿元实施武陵山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三是强化生态权益保护。一方面,完善“保护者受益、破坏者赔偿”的利益导向机制;另一方面,依托江口县的生态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截至目前,开设生态旅游民宿、酒店餐饮444家,服务从业人员近万人。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近185万人,同比增长近196%,带动旅游收入3.59亿元。
调研组一行来到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村,这是一个青山绿水环抱的古朴村落。从前,村里的群众靠上山砍竹造纸、编制竹制品、上山打猎、河里捕鱼、种田务农等传统农业解决温饱,群众就业渠道较少、收入较低,也对附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开展以来,江口县被列为全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2021年获得中央预算内支持资金30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1.27亿元,完成对云舍村水系梳理和土家七坊、土家五馆、演艺场旅游业态提质改造和文旅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云舍景区充分利用云舍土家民俗风情、古法造纸坊等资源,引入帐篷酒店、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商品展销中心、户外露营基地等,统筹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利用家庭房源开办乡村客栈、特色餐饮,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当地群众增收。2023年,云舍景区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从业人员1100余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云舍村通过绿色转型,有效提升当地生态旅游经济补偿功能,彻底改变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且较为原始粗犷的传统发展方式,带动更多云舍村民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切实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好生态出好茶。江口县把附加值高、用途广泛、前景广阔的抹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成为了“世界抹茶超级工厂”。2017年,江口县引进贵州铜仁贵茶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投资6亿元在“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脚下建成占地340亩的抹茶产业园,发展成为一家集茶树种植、研发、生产、销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现代茶企。公司建有世界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年产能达7000吨。旗下产品通过了AIB、ISO9001等国内外品质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通过SGS欧盟标准认证,成为中国茶行业第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企业。抹茶产品出口到德国、美国、新加坡等40多个国家及地区,抹茶产能和出口量均位列全国第一。
本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江口县建成生态茶叶基地16.08万亩,提质改造生态抹茶基地3万亩,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抹茶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公司带动全省22个区县61家联盟茶企发展,辐射茶园14万亩,开发“抹茶+”系列旅游商品50余个,年销售额5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当地就业1.52万人,实现人均增收4330元以上。
“‘江口模式’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实施公益林补偿、开展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等,持续拓宽‘生态美’向‘旅游旺’‘经济兴’‘百姓富’转化路径。‘江口模式’的成功,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良性互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曹勇表示。
记者跟随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江口县的农夫山泉贵州梵净山饮用水有限公司。在展示厅的一面墙上,巨大的中国地图上标注着农夫山泉12个水源地的位置分布。其中,水源地之一“贵州武陵山”5个大字被点亮。工作人员讲解说,农夫山泉对水质要求严苛,水源地的选择是基于其优质性和稀缺性。农夫山泉武陵山取水口位于江口县境内,该山泉从百米崖壁喷薄奔流而出,水源经石英砂岩溶滤,水质呈弱碱性,口感甘洌。据了解,农夫山泉贵州梵净山饮用水有限公司已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和3A级工业旅游景区,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带动300余人稳定就业。
江口县地下水资源储量达4.5亿立方米,有1亿多立方米的冷水资源蓄水量,全部为II类以上水体。依托丰富优质的水资源,江口做起了大自然的“搬运工”。除了农夫山泉,还引来了屈臣氏、德心水等一大批知名水企业落户,水产业已成为江口县发展主导产业之一。
如今的铜仁,不断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生态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走出了一条青山有“价”、绿水含“金”的路子。”铜仁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董亮说。
交流互鉴取真经
现场会上,座无虚席。江西省发展改革委、黑龙江省发展改革委、贵州省江口县、甘肃省迭部县、海南省保亭县、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吉林森工集团、国投创益基金、中咨公司等9个地区和单位有关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发言。
参会代表目标一致,致力于筑牢绿色发展底色,研究和探讨生态综合补偿有效形式和实现路径。各地积极求解作答,也给出了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解题思路。
一种思路是加快推进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水质环境持续好转。
海南省保亭县与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赤田水库流域综合治理,签订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实行“季度核算、年终结算”的补偿方法,形成合力解决水源地保护问题。2023年,赤田水库取水口断面水质类别由地表水Ⅲ类提升并整体稳定在Ⅱ类,成为海南省首个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的中型水库。
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建立金沙江流域(迪庆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与德钦县、维西县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流域上下游环评会商及环境污染应急联动。选择金沙江干流一级支流为考核断面,以“双向考核”的方式考核清算资金,稳定保持金沙江干流香格里拉段及其主要支流的良好水质,推动形成金沙江流域保护治理长效机制。
另一种做法是不断加快绿色产业转型发展,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甘肃省迭部县2020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在生态综合补偿项目的有力带动下,积极筹措社会资金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贵州省江口县深入推进农旅、工旅、景城融合发展。其中,建立生态补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机制,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大力发展云舍、坝梅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建成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8个,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
同时,记者在会场还了解到,不断提高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化、法治化水平,也是多地努力的方向。如江西省积极推进省级生态保护补偿立法,不断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其中,《江西生态保护补偿条例》连续3年纳入江西省立法重点调研项目,形成地方立法思路框架。深入开展生态保护补偿立法论证和调研,力争明年出台江西省生态保护补偿专门法规。
现场会上气氛热烈,对于铜仁市在践行“两山理论”方面取得的成就,江口县推进生态综合补偿过程中获得的优异成绩,以及各地分享的鲜活案例和宝贵经验,大家纷纷称赞:“本次现场会,内容丰富、交流深入。我们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总结经验话未来
“生态综合补偿的核心要义就是以绿色发展带动生态保护,这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2019年启动实施生态综合补偿试点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促保护、以转型谋转变,推动重点区域不断创新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方式,管好用好各领域补偿资金,加快产业绿色转型,提升重点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会议强调,《条例》的出台,为推进各领域、各层级的补偿工作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在《条例》的坚实基础上,各部门、各地方要形成合力,持续抓好生态综合补偿工作,创新补偿资金使用方式,加大对生态保护主体的正向激励。要加快研究设立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以市场化手段拓宽补偿资金的筹资渠道。要聚焦重点区域和领域,着力打造精品项目,推动地方绿色转型发展。
记者在现场会上了解到一组数据: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2.5亿元,支持20个省区106个重点项目实施,有效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近百亿元,新增5万个就业岗位。从5年的实施效果看,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府资金引导,有效带动社会资金投入,不仅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提档升级,更为重要的是转变了当地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方式,推动地方将外部补偿转化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发展一小片,保护一大片”的目标和“输血式”补偿到“造血式”补偿的转变。
青山有“价”,绿水含“金”。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之笔的描绘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正在美丽中国大地上徐徐铺陈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