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网专稿作者:时间:2024-09-30
□陈煌富
□本报记者赵庆国
金秋时节,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传来林权股改好消息:经专业测评估算,仙游县菜溪乡黄洋村2024年木材收入53万元,除预留补造林木费用外,农民500股股份预计每股分红达1600多元。这是福建省担当全国集体林改策源地、全国集体林改标杆的又一个典型事例。
福建是全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23年,中办、国办印发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明确支持福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
福建全省森林面积1.21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5.12%、连续45年居全国第一位;全省森林蓄积量达8.07亿立方米;已建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358处,总面积达1538万亩,形成较为完整的自然保护地体系。
20多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针对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的状况,抓住“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等4个难题,在全国率先谋划实施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福建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旭东表示,通过林改,福建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山下转向山上,在2005年底已基本完成7500多万亩集体商品林明确产权、确权登记任务,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截至目前,福建累计培育各类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万多家,实现明晰产权基础上的适度规模经营,累计完成林权流转2400多万亩。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02年的636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7651亿元,持续保持全国前列。
在福建全省上下着力推进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示范建设之际,莆田市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总抓手,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将绿色高质量发展始终贯穿于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把青山变“金山”,打造林改金钥匙,解锁山林“绿色宝库”,着力培育深化林改实践的“莆田样板”。
据介绍,黄洋村的林权证于1982年发放至每家每户。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出材率低,经济效益难保证。为改变此局面,黄洋村两委经多次探讨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在上级政府的支持下,于2001年10月成功与村民代表签订《黄洋村山地经营管理合同书》。该合同书明确了本村所有林地的使用权予以收回,归村集体所有,由村委会统一管理,包括山地的开发、经营、管理等,再以股份制方式进行经营开发,共享发展成果。
目前,黄洋村种植油茶500亩、毛竹1000亩、樟树林4500亩,拥有林地面积1.2万多亩。黄洋村2007年开始首次分红,2018年至今林木砍伐收益每股累计达2200元。
仙游县林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林权股改,有效激发了广大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振兴林业经济、增加林农收入,让绿水青山有“颜”更有“值”。